第31頁(第1/2 頁)
「這是我的長女,四弟妹叫她蕙姐兒便是。」程夫人微笑望著大女兒,神色中還帶著幾分驕傲。
一個十二、三歲左右的女孩上前道了福。她生得一張瓜子臉,杏仁眼,一眼看去和程夫人有六七分相似。只是令人驚異的是,她身上是一套寶藍色的騎裝,腰側還別了一根長鞭。
「這是四姑娘瑩姐兒、六少爺宬哥兒。」待蕙心退到一旁,程夫人指著剩下的兩個孩子說:「都是紀姨娘所出,瑩姐兒九歲,宬哥兒七歲。」
四小姐瑩心比宬哥兒高半個頭,穿的倒不是勁裝,而是一身閨中女兒常見的蔥綠繡迎春花的褙子和一件彈墨挑線裙子;宬哥兒則穿著蜜合色的小襖,眉宇間有幾絲不耐。
江氏紛紛應下了,而後吩咐:「白露,青雀。」兩人應是,呈上了荷包。
江氏一一把荷包遞到屋內幾個孩子的手上,說:「四嬸娘也沒有什麼好東西,不過幾件小東西,給幾個侄兒侄女戴著頑罷。」
程夫人道:「還不謝謝四嬸嬸?」
幾個孩子就紛紛道了謝。
太夫人望著滿屋兒孫,見妯娌和睦,兄弟友愛,姊妹親近,不由得滿意地笑了。
幾人按了年紀排好分了左右坐下,閒話沒幾句,三房的兩個姨娘帶了各自的兒女聯袂前來請安。
江氏亦給了見面禮。
太夫人見人來得差不多了,只是還缺永泰侯徐景明和世子徐徽宏兩個,便問程夫人:「侯爺怎地還沒家來?」
程夫人道:「媳婦也不知,夫君今早出門前並沒有說過有應酬。」
太夫人就叫了瓊玉:「你去垂花門看看。若是侯爺回來了,就來回我。」
瓊玉應諾。
只是她走了沒多久,就喜氣洋洋地回來了:「回太夫人的話,侯爺身邊的宣墨已進了二門,侯爺馬上就到了。」
話音未落,就見簾子一掀,一名男子帶著一個少年快步走來,劍眉星目,英氣逼人,端看五官並不十分威嚴,一身氣勢卻是戰場上刀削槍刻出來的鋒芒凜人。
第17章 家宴
進門的正是永泰侯徐景明和世子徐徽宏。
「見過母親。」永泰侯沉聲道。
一旁的錦衣少年亦躬身行禮:「見過祖母、見過母親。」
「快起來!」太夫人歡喜道。
永泰侯行禮後見到江氏帶著敏心也在,並不意外,倒是世子徐徽宏忽然見到壽安堂裡坐著兩個他不熟悉的人,面上頗有些吃驚的神色,雖很快就斂去了,重回了波瀾不驚的模樣,但還是被敏心看在了眼裡。
原來大哥少年時,也並不像他後來那樣沉穩呀,敏心思緒紛繁。
這廂江氏攜著敏心與永泰侯正式見了禮,那廂小輩們也紛紛上前給父親、伯父請安。
太夫人觀望時候差不多了,便吩咐:「該用晚飯了。」
眾人紛紛起身,永泰侯牽著幼子幼女打先兒,程夫人和杜嬤嬤一左一右攙著太夫人,其餘人隨後,帶著一眾丫鬟婆子,浩浩蕩蕩,魚貫而出。
待到了穿堂花廳,小丫鬟們早早放下了四邊美人靠上的細編湘竹簾,掛了一層夾棉厚風簾,室內放著好幾個火盆,暖意融融。
因是家宴,故而只在花廳正中放了一架輕薄屏風,永泰侯領了子侄坐了外席,太夫人帶著女眷坐了內席。
眾人重新分坐好後,侯爺著下人上菜。
就見幾個健壯的婆子抬了幾個陶爐上來,點了炭火,架上黃澄亮堂的銅鍋子,使長嘴鐵壺注入早已熬得噴香四溢的湯料,再燙了鄉下農莊連夜摘下送入城裡的水靈蔬菜。
大冬日裡喝上這般一碗熱湯,別提有多熨帖了。
席分男女,桌開四面。女席這邊程夫人陪著太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