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直指要害(第2/2 頁)
。
“所以,此戰之勝敗,就在於函谷關。
“函谷關守得住,太師必勝;函谷關有失,華陰難保,青州軍便已打通與三輔之地的聯絡。之前尚書令大人所說賊兵糧草、軍械運送之困難,迎刃而解。”
李儒話說得很明白,王允分析了半天,其實都是廢話。
真正的要害在於函谷關守將與華陰守將之間的關係,以及堅守函谷關的決心。
以董卓身經百戰,自是知道李儒的分析,才是直指要害。
董卓知道,函谷關守將徐榮,是牛輔手下的一員悍將,忠誠方面也沒有問題。
而華陰守將是對自己忠心耿耿的樊稠,自也沒有問題。
至於樊稠與徐榮之間,按自己的回憶,似乎之前並沒有什麼往來。
這也就是說,只要徐榮對樊稠恭謙一些,畢竟樊稠的軍銜高於徐榮,則守住函谷關完全沒有問題。
所以關鍵之關鍵,是看徐榮能否恭謙。如果徐榮認為自己是牛輔麾下,而牛輔又是自己的女婿,那還真就說不好了。
董卓再看向呂布。“奉先我兒,有何應對之策?”
“義父,我覺得說一千道一萬,前面兩策都是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當前洛陽城中雖然兵少。可一旦郭汜將軍和華雄將軍返回,我之兵力則足以與青州軍一戰。
“所以,待賊人抵達洛陽城下時,請准許奉先率手下一千幷州狼騎,出城與賊軍一戰,試試青州軍的成色,也為日後攻守打下基礎。”
呂布的話也很清楚,靠人不如靠己。
沒與青州護民軍對戰過,哪裡知其成色如何?
這倒是符合東漢末年第一猛將的身份。
如果作為武將不求戰,全軍哪兒來計程車氣?
“好!我兒勇武!待賊軍到來,我兒儘管出城一戰,為父在城上為你觀敵助威。”董卓大喜。
現在京都城內,已經沒有自己手下的兵馬了,全是呂布手下的兵馬。
當時把眾將分配出去時,考慮的是剛收呂布,對其手下將領不熟,不敢放開使用。
如今卻搞得自己手邊,竟然無一能為自己撐場面的將領。
好在指令已經發出,明日晚郭汜即可回到京都,而華雄也只需三四日,亦可回到京都。
想到此處,董卓心安許多。
因外部將領都聯絡不上而產生的煩躁,似乎也好了很多。
“今天就這樣吧。畢竟現在護民軍還沒有過河,是否過河也不知道。而且,我們從河對岸判斷有六萬兵馬,也是不確定的。
“今日探馬已經派出,估計明日就能收到詳細探報。那時,我們再一起商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