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第2/2 頁)
&ldo;我現在可以死了。&rdo;安德說,&ldo;我一生的工作已經完成。&rdo;
&ldo;我也是。&rdo;娜溫妮阿說,&ldo;但我想,你是說到了我們一道開始生活的時候了。&rdo;
他們身後,在河邊一個淺淺的洞穴的潮濕陰冷的空氣裡,一副有力的下顎撕開蟲繭,一隻腿和骨架似的軀體掙扎著鑽了出來。她的翅膀漸漸張開,在陽光下曬乾,她虛弱地掙向河邊,弄濕她已經變乾的軀體。她咬齧著卡布拉的肉。在她體內,還沒有孵化的蟲卵呼喚著生命。她將頭一批十幾個卵產在卡布拉的屍體上,然後吃起附近的雛菊來,想感受自己終於重獲新生的身體內發生的變化。
陽光照在她背上,微風拂過她的翅膀,她腳下的河水涼絲絲的,她的卵熱乎乎的,在卡布拉的屍體上漸漸成熟‐‐這是生命,等待了那麼長時間,直到今天她才真正感受到的重臨大地的生命。不是她的種族生命的終止,而是新生命的開始。
後記 重建文學的幻想傳統
阿來
前些日子,有報紙記者採訪,談科幻作品出版問題。出版界的人有興趣談,媒體也有興趣推波助瀾,這說明,科幻作品作為一種出版資源,引起了業界的特別關注,這是好事情。其間,記者轉述一個觀點:中國科幻出版的不景氣是因為中國文學中向來缺少幻想的傳統。
這說法讓人吃驚不小,可說是一種武斷與無知得讓人吃驚的說法。
關於中國文學,我們應討論的不是有沒有幻想傳統,而是我們為何丟掉了這一傳統,今天又該如何來接續並光大這個傳統。在任何一本簡明至極的文學史中,都能發現眾多富於幻想性的作品的名字:《山海經》《西遊記》《聊齋志異》和《鏡花緣》等。甚至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魯迅的《故事新編》,也是一部充滿了奇麗幻想的偉大作品。只是,在剛剛過去的那個世紀中期,中國文學寬闊河床上浩蕩的水流一下被緊緊收束進高高的堤壩之中,眾多的支流消失了,這條人工收束的河道以被曲解的&ldo;現實主義&rdo;來命名。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