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佈局影業(第2/4 頁)
院的天下。
嘉禾,邵氏兩大院線清一色的單廳,一家戲院多的可以容納2000-5000人,少的也能容納500人。
一方面是因為他們自身產量有限,片源較少;另一方面是他們對外來片源給出的條件太高,擋住了很多的小電影公司,導致院線資源浪費嚴重。
劉元昊規劃將八家戲院全部改成可以容納200人左右的小廳,預計能得到72塊熒幕。
興元地產這邊也順利拿下陳榮美,馮秉仲,李茂文等人旗下的戲院,並另外挑選了幾處地方準備新建戲院。
這些戲院這次會全部進行改造,完工後,新院線將達到20家影院,178塊熒幕的規模,理論上可以同時播放178部不同的電影,這樣就能能極大的吸引其他沒有院線的小電影公司前來上映。
院線的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劉元昊又透過李敏宜聯絡上了洪金保,麥嘉兩人。
這兩人是香江影壇比較早的獨立電影人,去年兩人就曾與劉家榮合夥成立了嘉寶電影公司。
按照前世軌跡,嘉寶電影公司拍了兩部電影后解散,今年麥嘉又會聯合石天,黃百鳴成立奮鬥電影公司,洪金保也會回到嘉禾成立寶禾電影公司。
前世香江這幫電影人與各家電影公司之間分分合合,合合分分,說到底最終還是錢鬧的。
有的是股份分配不均導致分贓不均,拍出來的電影上映後,沒出力的反而能拿大頭,新藝城就是這樣折騰沒的。
有的是電影上映後賺錢了,但外埠收入根本拿不到,這一點洪金保感觸最深。
所以80年代後期這幫人一直在反覆橫跳,使勁折騰。
中環希爾頓酒店,李敏宜作陪,劉元昊在這裡宴請洪金保和麥嘉兩人。
李敏宜74年的時候與嘉禾簽過短約,跟洪金保很熟,有她在,氣氛不會尷尬。
洪金保和麥嘉雖然年齡大劉元昊不少,但在劉元昊面前,他們兩人都是恭恭敬敬,雙方財富地位完全不是一個等級。
“洪生,麥生,這次讓敏儀幫忙約你們前來,是因為我籌建了一條院線,目前有20家戲院正在裝修改造。
你們也知道,光有院線肯定不夠,還需要片源,所以我希望能和二位合作。”
“20家戲院?劉生真是大手筆,這已經是香江戲院數量最多的院線了,恭喜劉生。”
洪金保首先接話,恭維了一番。
“劉生這是想讓我們幫你拍片?”
麥嘉跟上問了一句。
“我想以院線為基礎,搭建一個平臺,讓香江喜歡電影的人能有一個實現夢想的平臺。兩位是香江電影圈的佼佼者,所以我最先聯絡的就是二位。”
“劉生謬讚了,不知道劉生說的這個平臺是個什麼情況?”
“我準備成立一家電影公司,以這家公司為平臺,對每一部電影實行專案制。專案發起人有選擇專案組成員,制定分成比例,參與投資的權力。我給二位詳細解釋一下這幾項權力。”
“第一,選擇專案組成員。這個很好理解,主演,編劇,攝像,動作指導這些人選專案發起人有權利指定。我只負責投錢,怎麼拍,找誰拍是專案發起人的事情,我不過問。”
“第二,制定分成比例。據我所知,現在伱們拍電影,哪怕自編自導自演,也只能拿片酬。
但在我這裡,你們不止有片酬,專案組的核心人員比如導演,主演還可以拿分成。每一個專案我會給出10%的本埠票房分成,具體如何分配由專案發起人制定。”
“第三,參與投資。這個也很好理解,專案發起人擁有最高不超過投資總額5成的投資權,按投資比例享有利潤分成。”
“舉個例子,洪生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