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暗中籌謀(第1/2 頁)
有燉審閱完畢給出意見後,朱棣讓姚少師再審一遍。
妙錦把變革女衛管理的方案拿給有燉看。
有燉接過來放到一邊,疲憊地按按眉心,“我下來再看”。
妙錦點點頭,關心地問道,“審閱《文獻大成》結果如何?”
有燉微微闔上雙目,娓娓道來,“世間的學問,大致可分為雜學和顯學。顯學是指與科舉考試相關的學問,雜學與顯學相對應。四伯對於修書的設想,是相容幷蓄,把雜學和顯學全包括在內,修撰一部百科全書,而解縉主持編撰的《文獻大成》是儒家經典著作的集合,和四伯最初的設想相差很大。”
“解縉沒有領悟今上的思路?”妙錦問道。
有燉搖搖頭,”解縉希望四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希望四伯不去讀那些雜學書籍,他認為雜學書籍不必讀,他只想修一部儒家大典”。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妙錦道“解縉竟敢不認可今上的要求”。
解縉性子執拗,堂而皇之地夾帶私貨,陽奉陰違,今上是那麼好糊弄的?
有燉微微一笑,“如果姚少師的審閱結論和我一致,這部大典肯定要重修”。
“可是解縉對雜學有排斥心理,誰來主持監修呢?”妙錦不希望有燉攬下這份差事,如果有燉應下這份差事,可能有好幾年都抽不出時間來幫她,她可不想錯過這幾年的發展機遇。
毫無疑問,她是自私的。
她是朱棣的皇貴妃,理應全力支援朱棣實現修書理想,可是她卻在為自己打算。
有燉洞悉妙錦心中所想,淡然一笑道:“姚少師是當之無愧的最佳人選”,有燉掃了妙錦一眼,“姚少師專門撰寫了一本書,名為《道餘錄》,裡面摘抄程朱理學的觀點,逐一駁斥。聽說,姚廣孝回鄉探親,他姐姐躲起來,不肯見他,他的老朋友王賓也避而不見,還讓人傳話給他,說‘和尚誤矣’”。
“因為《道餘錄》這本書?”妙錦有些吃驚。
有燉微微點頭,“關於以儒道治國,周觀政曾上書提議‘不必盡法祖’,他擔心遭到儒臣的指責,請求四伯對這份奏書保密”。
“今上答應了?”妙錦的八卦心理隱隱作祟。
“四伯沒有公佈奏書,也沒怪罪周觀政”,有燉道。
“周觀政是誰?”妙錦問。
“江西按察使”有燉答道。
“周觀政是不是過於慎重了?”妙錦問。
“饒州鄱陽有個讀書人朱季友,他寫了本書,批評程朱理學,而且跑來京師,上呈給四伯”,有燉道。
“然後呢?”妙錦問。
“解縉等人知道後,紛紛上書,要求四伯嚴懲朱季友,罪名是‘謗毀聖賢’”,有燉摩挲著琉璃魚缸,“四伯只得派人將朱季友押還鄉里,交由地方官員處置”。
“怎麼處置的?”妙錦問。
“杖責一百,將朱季友所有著作銷燬,而且不允許他稱儒教學”,有燉道。
“那朱季友以後如何謀生?”妙錦問。
有燉搖搖頭,“在解縉面前,要注意收起你那些離經叛道的想法,如果被他參上一本,也許就不能像現在這樣自由出宮了,四伯有時候也會身不由己,自己要學會保護自己,別什麼事都依賴四伯,四伯是一個人,雖然強大,但畢竟不是神,不可能面面俱到,哪怕是為了不對四伯心生怨念,也得自己長本事,技不壓身。沒本事的話,一個浪頭打過來,就可能讓人永遠無法翻身,得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我知道”,妙錦的心為之一軟,連忙喝茶掩飾。
有燉不想面對這樣慌亂無措的妙錦,起身去廁所。
妙錦回聽雨軒換了身衣服出來,發現有燉正在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