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印光法師文鈔白話文解釋四十二(第2/8 頁)
足以知道您的般若種子,想必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前所種下的。
夫禪至於不知,方是真禪,以見聞覺知,皆意識中事,唯其不知,方能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即如如佛耳。淨至於但覺,則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矣,否則何名但覺。
禪修到了“不知”的境界,才是真禪。因為見聞覺知,這些都是意識中的事。只有不知,才能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也就是如如佛了。清淨到了“但覺”的境界,那就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一如了。否則,為何說是“但覺”呢。
閣下見解如此,已是超越近之學佛者萬萬。倘再能生信發願,迴向往生,則上品蓮臺,當可獨據。或恐閣下於禪淨之所以然,佛力自力之大小難易,未能深知。謂既悟自心,當處便是西方,不須求生,則其誤非淺。
閣下這樣的見解,已經超越近世學佛人的萬萬倍了。如果再能生信發願,迴向往生西方,那麼上品蓮臺,應當可以獨據。只是擔心閣下或許對於禪宗淨土的所以然,佛力自力的大小難易,沒能深入瞭解。從而認為既然覺悟了自心,那麼當處就是西方極樂,不需要再求往生,那麼錯誤就不小了。
何以故,以凡夫縱能悟到極處,尚有無始以來之煩惱習氣,未能頓斷。煩惱習氣若有一絲毫,便不能超出生死輪迴之外,此仗自力了生死之難也。
為什麼呢?因為凡夫縱然能夠悟到極點,仍然有無始以來的煩惱習氣,不能立刻斷除。煩惱習氣如果還剩下一絲毫,就不能超出生死輪迴之外,這是仗自力了生死的困難所在。
唸佛法門,但具真信切願,無論工夫之淺深,功德之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末世眾生,欲了生死,不依此法,其難不可以喻矣。
唸佛法門,只要具備真信切願,無論工夫的淺深,功德的大小,都可以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西方。末世眾生,想要了生死,不依從這淨土法門,困難是無法比喻的啊。
祈詳讀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自知光言不謬。若不以為謬,且無多暇,但息心詳閱文鈔,自可悉知矣。
祈望您詳讀《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自然知道我所說的不錯。如果不認為我所說的是錯誤的,卻沒有很多空閒,那麼只要靜心詳閱《文鈔》,自然可以全都知道了。廬山青蓮寺結社唸佛宣言書
大覺世尊,愍諸眾生,迷背自心,輪迴六道,久經長劫,莫之能出。由是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示生世間,成等正覺,隨順機宜,廣說諸法。括舉大綱,凡有五宗。五宗維何,曰律,曰教,曰禪,曰密,曰淨。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釋迦如來,悲憫眾生因為迷失背離自己的本心,從而輪迴於六道中,久經長劫都不能出離。於是興起無緣大慈,運作同體大悲,乘著願力示生在這個世間成就佛道,隨順眾生的根機,廣說種種法門度脫眾生。總體上羅列佛法綱宗,共有五宗。五宗是什麼呢?是律宗、教下、禪宗、密宗、淨土宗。
律者佛身,教者佛語,禪者佛心。佛之所以為佛,唯此三法,佛之所以度生,亦唯此三法。眾生果能依佛之律教禪以修持,則即眾生之三業,轉而為諸佛之三業。三業既轉,則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矣。
律者佛身,教者佛語,禪者佛心。佛之所以成為佛,只因為具備這三法。佛之所以度化眾生,也只是用這三法。眾生如果能夠依從佛的律、教、禪來修持,就將眾生的三業,轉成了諸佛的三業。三業既然扭轉,那麼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盤。
又恐宿業障重,或不易轉,則用陀羅尼三密加持之力,以薰陶之,若蜾 (gu o) 蠃 (lu o) 之祝螟蛉,曰似我似我,七日而變成蜾蠃矣。
世尊又擔心眾生宿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