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南瘴(下)(第1/2 頁)
第二天清晨,天邊才剛剛泛起一絲魚肚白,整個村子還沉浸在一片靜謐之中。我輕手輕腳地推開房門,最後看了一眼這個生活了多年的家,心中滿是不捨,但更多的是對未來的憧憬。我沿著主簿指引的方向,毅然決然地朝著北方走去。
經過了十幾天的長途跋涉,風餐露宿,我的衣衫變得破舊不堪,雙腳也磨出了水泡,但我始終沒有停下腳步。終於,我來到了大梁學宮的所在地。遠遠望去,那座宏偉壯觀的建築矗立在一片青山綠水之間,四周雲霧繚繞,彷彿是一座遺世獨立的仙境,散發著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息。我懷著激動得幾乎要跳出嗓子眼的心,一步步走進學宮。
然而,剛走到學宮門口,就被守衛攔住了。他們神情嚴肅,目光審視,告訴我,想要進入學宮,必須透過嚴格的考核。我的心猛地一緊,緊張感瞬間湧上心頭,但我很快便調整好狀態,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參加了考核。
考核的內容豐富而繁雜,涵蓋了詩詞歌賦,要求現場作詩填詞,考查文學素養,經史子集,各種經典著作中的知識點信手拈來,考驗知識儲備,還有對時事的見解,需要我對當下的政治、民生等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展現思維深度。我憑藉著在南瘴時如飢似渴自學的知識,以及一路上對所見所聞的思考沉澱,絞盡腦汁,盡力回答著每一個問題。當考核結束時,我已經疲憊不堪,雙腿發軟,聲音也變得沙啞,但心中卻充滿了期待,彷彿能看到夢想的曙光就在不遠處。
幾天後,考核結果公佈了。榜單前人頭攢動,我在人群中擠來擠去,緊張地尋找著自己的名字。心臟在胸腔裡劇烈跳動,彷彿要衝破胸膛。當看到“南瘴徐榮”四個字清晰地出現在榜單之上時,我的淚水再也不受控制,奪眶而出。我成功了。
我知道考入學宮代表著什麼,代表著南瘴的一線生機,也是代表著百年來第一個瘴民到了大梁,到了這座魏地計程車子聖地。
我站在榜單前,淚水肆意流淌,周圍的歡呼與喧鬧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這一刻,多年的苦讀、十幾天的艱難跋涉,所有的艱辛都化作了此刻的喜極而泣。
不知過了多久,我才漸漸平復情緒,緩緩轉身,望著學宮那高大巍峨的大門,心中滿是敬畏與憧憬。從今天起,我便正式成為了大梁學宮的一員,這不僅是我個人命運的轉折,更是南瘴無數同胞的希望寄託。
入學的日子很快到來,我帶著簡單的行囊踏入學宮。校園內,古木參天,亭臺樓閣錯落有致,學子們身著素淨的衣衫,或三兩成群地討論學問,或獨自漫步於小徑,沉浸在書卷之中。我懷揣著一絲拘謹與好奇,努力融入這個全新的環境。
然而,初入學宮的興奮很快被接踵而至的壓力所取代。這裡人才濟濟,同學們大多出身名門,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無論是學識的淵博程度,還是對各種禮儀、典故的熟悉程度,都遠超於我。在課堂上,夫子們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地授課,同學們應答如流,而我卻常常因為知識儲備的不足,在討論中插不上話,只能默默記下那些陌生的詞彙和典故,課後再拼命查閱典籍。
但我從未有過一絲退縮之意。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還未完全照亮學宮,我便已在藏書閣外等候,門一開,便一頭扎進書海,如飢似渴地汲取知識。夜晚,月色如水,學宮的燭火漸次熄滅,我仍在微弱的燭光下研讀經典,直至雙眼痠澀,才和衣而臥。
可是學宮似乎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好,大部分的先生對南瘴依舊是嗤之以鼻,似乎瘴民的觀念早就深入人心,其他的學子也大都避著我,私底下都在議論著我這個瘴民的身份,我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這麼厭惡過自己的瘴民身份,我多希望我生在虞州,滄州,或者嵐州,這樣就不會有這麼多的侮辱。
慢慢的我習慣了這份生活,我開始不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