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第1/2 頁)
&ldo;你這個混帳小子!給老子滾吧!&rdo;劉邦頹然放開周昌,在他屁股上踢了一腳,自行回到了屋內。
第四卷 長樂未央 第十九章 占城稻
------------------------
說,在風暴的時候,暴風的中心,也就是&ldo;暴風眼&rdo;安全的一塊區域。如今劉常滿的處境就象是如此,雖然朝堂上爭鬥得頗為激烈,但身在暴風中心的他卻毫無所知。
這一切,都源自於靖海王送來的一份禮物。
漢八年,被封為靖海王已經三年的田橫,派使者前來朝貢,並向皇太子進獻了意義非凡的禮物:一斗稻穀。
&ldo;靖海王臣田橫謹奉太子殿下座前:洛陽一別,勿勿三年矣!臣得皇帝敕令後,於南越王處得大船十艘,甲士千人,往渡崖山。崖山本有土人,我以皇帝詔書示之,遂有崖山矣。&rdo;
&ldo;思及太子所言,海上尚有大島數十,而琉球、爪哇等為尤大者,故三年來,臣浮海出航數十次,終於取得琉球島,並遠航至交趾。南洋諸島上大都已經建國,臣示之以天朝威儀,則各國紛紛拜服,欲往朝貢矣!&rdo;
&ldo;唯臣在交趾、占城之地,見其所種稻米,與我中土之種大異。雖其米質參次,粗難咽,但其既不擇地而生,生長之日又短,最短者至有六十日、八十日者。屢思太子厚恩,無以為報,特遣微使一介,往貢方物,並為太子壽!&rdo;
占城稻,竟然是占城稻呵!
劉常滿接過那一斗稻穀之時,只覺得手裡心裡,都是沉甸甸的。他是個不記得歷史的,但作為農村人,這占城稻他記得很清楚,因為它實在是太有名了!
我們中國人的主食是稻米和小麥。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情。然而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內。稻和麥是無法一年兩熟地,稻麥收穫之後,只能種些大豆、高梁之類生長期短地作物。直到占城稻的傳入。
&ldo;占城&rdo;是一個地名,在如今越南的中部。當時越南南部被稱為交趾,入秦時為秦國地象郡,在劉常滿這個時代,是南越王趙佗的轄地。
占城那個地方雖然雨水不少,但地勢卻不平坦。到處是矮山丘陵,占城稻就是野生在那些矮山丘陵上的稻穀種類。
正因為生在矮山丘陵上,所以它對於水的要求並不高;而極短的生長期,又使得冬小麥和夏稻聯種,一年兩熟成為可能。
因此在我國歷史上,由於占城稻的傳入,經過宋代地大力推廣,逐漸在有條件的地方。全都形成了稻麥兩熟制的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使得我國的人口穩步上升,而不致於有飢餓之患。這占城稻可以說是立了大功。
我國原生的自然也有許多稻穀種類,不過大都生長期偏長。所謂的早稻晚稻,也並不能夠兩季聯種,可以說直到北宋末年,主要口糧品種還是一年一熟制,直到占城稻大力推廣開來。
&ldo;太子,這麼說來,這些稻穀如果培育成功的話,大漢國的糧食產量,足足能增上一倍?&rdo;召平被劉常滿地話震驚了。身為農家當代大匠,他當然更加明白這&ldo;不擇田土,六十日即可收穫&rdo;的占城稻的意義。
&ldo;不錯!你去跟蕭丞相告個假,這件事情就交給你辦吧!這可是功德無量的大事呀,召叔叔可別讓我失望,讓天下人失望才是!&rdo;劉常滿笑道。
&ldo;太子請放心!再苦再難,召平也要把這稻米在全國推廣開來,讓我大漢百姓,從此溫飽無憂!&rdo;召平也心潮澎湃。
作為一個精研農事地大家,什麼封候拜相,高官厚祿,都比不上能夠實實在在的研究這樣地作物更有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