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第1/2 頁)
於是全國的國政大事,便一齊交給了丞相蕭何,而劉邦自己,只需要每月朔望兩日上一下朝,象徵性的處理一些東西便罷了。
這個時候,朝廷的規矩還遠遠沒有立起來,劉邦上朝的時候,擺得跟平時開大宴會差不多。在南宮的前殿裡,劉邦高踞上座,諸將相官吏按照品級,或坐或站,大家說一會子話,便算是上朝了,遠遠沒有後世影視裡那麼規範。
&ldo;今天有什麼說的沒有?有的話就快說,沒有地話就散了。老子回去再補一覺去!&rdo;劉邦打了個長長地呵欠說道。
在群臣中。太子劉盈當然位次最高,坐在最上首,和蕭何遙遙對望。
&ldo;皇上。臣,臣,臣有話說!&rdo;第二排上一個大臣站起來說道,這位便是御史大夫周昌,朝中三公之一。不過他說話有些口吃,很少發言。因為眾人一聽他說話,必定要鬨堂大笑。
果然周昌一說話,整個前殿的君臣都笑了起來。
&ldo;周昌你這小子今天怎麼開了風門了?他,說來老子聽聽!&rdo;
&ldo;稟皇上,臣,臣,臣以為,上次皇上所說地事情。還是暫不執、執、執行為好。&rdo;周昌結結巴巴的說完,當即退下。
&ldo;他,到底什麼事情呀?老子一天要說幾十上百件事兒呢,你這麼沒頭沒腦的來一句。老子怎麼能知道?&rdo;劉邦大罵道。
&ldo;阿爹,周叔叔說的。恐怕是遣散兵士,讓諸候子弟歸國的事情吧。&rdo;劉常滿忍住笑,對劉邦說道。
&ldo;喔?原來是這事兒。蕭兄弟,你地意思呢
邦抬頭問道。
&ldo;陛下,周御史所說,便是我和樊太尉三人商議後所得的淺見。&rdo;蕭何卻不象周昌那樣隨意,聽劉邦問起,急忙避席而出,躬身說道。
蕭何、周昌、樊噲三人,正是朝中三公,九卿也多半是豐沛故人,諸候王已經就國,他們的意見,其實就代表了豐沛故人的意見,劉邦有些沉默。
&ldo;陳平,你的意思呢?&rdo;
&ldo;陛下乃天下之主,國政大事,陛下聖躬獨斷即可,臣一體凜遵。&rdo;陳平躬身說道。他名為假丞相,也就是副丞相,其實什麼實事兒也沒有,平時做的最多的,就是陪劉邦說話聊天。
陳平、韓信和蕭何不同,他們是從敵人那裡投奔或投降劉邦的,不是豐沛故人集團中地人,因此官爵雖然不低,實權卻小得多了。但這些人對劉邦的態度,卻比豐沛故人要恭謹得多,有點象君臣奏對的模樣了。
&ldo;子房以為呢?&rdo;
&ldo;皇上早有定見,何必問我呢?&rdo;張良仍然不緊不慢的笑道。他身體一直不好,從來沒有單獨操持過事務,但卻和劉邦關係最好,是劉邦帳下最為得用、最為信任地人才之一。他和陳平、蕭何又不同,乃是豐沛故人之外,一心追隨劉邦的諸候賓客典型,與陳希、傅寬、商等人算是一類。
&ldo;你們到底有完沒有?皇上,不就你上回說地那事兒嗎?我看行!&rdo;王陵是個憨直的,聽著幾個人在那裡鬥心眼子,心裡就煩,當即衝口而出。
王陵在豐沛故人中,乃是資格最老、地位最高的人之一,若說在在朝中影響,唯有呂澤、蕭何能與他相比,夏候嬰、樊噲這些人都得退讓一箭之地。
&ldo;現在又不打仗了,白白養著這麼多兵做什麼?還不如把錢省出來給老子分點呢,老子窮得都坐牛車了,你們沒看到?&rdo;王陵笑罵道。
&ldo;看你這話說的,回頭等把兵都遣散了,老子派人給你送幾匹軍馬過去拉車!&rdo;見王陵出來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