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第2/2 頁)
滿才發現,秦始皇帝當初維持的軍隊數量和戰鬥力,絕對是超越了這個時代的。以這個時期的後勤工作能力,全憑牛車運送物資的時代,竟然能保證全國上百萬大軍曠日持久的供應,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阿房宮和驪山陵被項羽一把火燒掉了。劉常滿沒能看到有多麼壯觀。但大馳道和長城卻是知道地。很難想像,在這個時代,在地形複雜地廣袤國土上。是憑藉什麼手段來進行測量的。
如今聽了室中同和陽成延所說,劉常滿這才知道,原來在秦始皇這一切奇蹟的背後,存在著這麼一個牛人!這等牛人,當然不能不見,於是這天。劉常滿便帶著召平、室中同、陽成延三人一起,前往墨子谷拜會魏無相。
前往墨子谷前,從召平、室中同、陽成延等人地嘴裡,劉常滿已經知道了此時各門各派的來龍去脈。
要說起來,此時的門派,還遠不象武俠小說中那麼組織嚴密,其實是戰國時候諸子百家的流亞。不過經過戰國數百年的發展,諸子百家學說之中。有得志的,有失意地。
這得志的自然首推法家,其次便是儒家。這兩派學說建立之始,其意就在於幫助&ldo;君王&rdo;治理國家。可以說先天便佔據了優勢,很快便成為&ldo;顯學&rdo;。意即被各國君主大力推崇的學問,先後在數個諸候國實踐過。
當然,最為成功的還是法家。這法家自己宣稱&ldo;根源於道&rdo;,但和老莊所說的&ldo;清淨無為&rdo;之道正好相反,若說老莊是&ldo;順其自然&rdo;,那法家便是&ldo;驅之入籠&rdo;,要用完全的條條框框把人類所有的行為都規範起來,達到一種理想的&ldo;規矩方圓&rdo;狀態。
法家地治國方法直接有效,亂世用重典,在戰國亂世中,起效最快,因此各國紛紛採用法家學說。然而法家學說卻有一點大壞處:不易變通,不近人情,鬆散慣了的六國法治貫徹得都遠遠沒有秦國徹底,最後終於全部被秦國所滅。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