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2/2 頁)
,王權的衰弱也不可避免。楚國本國貴族的興起,對王權的掣肘,也使內政問題凸顯出來。與此同時,楚國的後院也起了火,江南地區吳國的興起,日益成為楚國的大敵,這樣的局面下,再北上爭霸,顯然也是一件非常不明智的事情。
兩個大國都不想打,但是不想打就不打,是不可能的,戰爭的殘酷性在於,一旦開始了就很難停止,沒有一個讓雙方都下的臺階,輕易停止戰爭是不可能的,巧合的是,這個臺階很快來了:宋國大夫向戎。
向戎這個人,在歷史上記錄不多。現在知道的是宋國的世代功卿,在宋國地位高貴,他本人也是一個舌辯之士,口才卓越,但更重要的是,他是宋國計程車大夫。
【二】
在晉楚之間的漫長爭霸戰爭裡,受害最深的就是宋國。宋國很不幸,它正好夾在晉國和楚國兩個大國之間,一南一北,都是不能得罪的&ldo;超級大國&rdo;,所以多年以來,宋國奉行的就是兩頭不得罪的政策,楚國來了,倒向楚國,晉國來了,又倒向晉國。這個政策想得很好,但執行起來,卻是兩頭全得罪。作為晉楚之間的兵家必爭之地,多年以來宋國飽受了戰火的威脅,在公元前7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的100多年裡,宋國至少有7次遭到過晉國的圍困,8次遭到過楚國的圍困,國家在歷次的戰爭中,曾多次險些成為廢墟。比如在楚莊王圍困宋國的戰爭裡,9個月的圍城戰,宋國的青壯年有9成死於戰火之中,國內的糧食吃光了,老百姓甚至互相交換自己的孩子為食,所謂&ldo;易子而食&rdo;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春秋爭霸戰爭,從後人眼光看,是&ldo;促進了國家統一&rdo;,但在當時,卻是不折不扣的災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