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第2/2 頁)
要什麼他就給什麼!大臣蔡仲是個實誠人,勸他要小心,他卻裝傻充愣。看鄭莊公貌似好欺負,弟弟公叔段就開始在母親的支援下繼續找麻煩,又是串聯親信又是整頓軍隊,一心想著要把自己期待的大麻煩幹完‐‐奪鄭莊公的王位。
在公叔段要找大麻煩的時候,鄭莊公開始找他的麻煩了。公叔段剛集合好軍隊,並聯絡了母親做內應,還沒出兵呢,鄭莊公的軍隊就從天而降了,輕而易舉地把他打了個全軍覆沒。最後一路追殺到鄢城,將這個給自己找了很多年麻煩的弟弟徹底轟走。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ldo;克段於鄢&rdo;的故事。直到今天,依然有哲學家拿這個故事教育年輕人。如果你恨一個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放縱他的缺點。
了結了愛惹麻煩的弟弟,鄭莊公對幫著弟弟給自己找麻煩的母親武姜也傷透了心。他先是惡狠狠地將母親囚禁起來,說&ldo;不到黃泉,永不相見&rdo;。但不久之後卻後悔了,可誓言又不能違背,最後想來想去,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挖了個地道與母親相見。娘倆抱頭痛哭,從此重歸於好。這就是有關鄭莊公的另一個著名故事:黃泉會母。今天的老人們,有時候也會給年輕人講這個故事,中心思想很簡單: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做人要孝順。
但透過兩個簡單的故事,和簡單的中心思想,我們卻分明看到了一件更重要的事。周王朝的分崩離析,諸侯割據,從根上說,都來自於這件事‐‐禮崩樂壞。
作為此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奴隸制帝國之一,周王朝的道德體系,是以宗法制為基礎的,宗法制的核心內容,就是周王朝所推崇的孝道。在西周的宗法規定裡,不孝是最大的罪惡,尤其作為周王室家族的鄭莊公,更應該尊崇孝道。但從鄭莊公一家相互找麻煩的過程看,鄭莊公先裝傻,再忽悠,最後反攻倒算,狠話都放完了,雖然又懸崖勒馬,卻實在是不孝到極點。但是社會對他的斥責批評,在當時的各類記錄中幾乎為零。作為周王朝宗法基石的孝道,從此開始淪喪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