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1.1 羅傑的成長曆程(第2/3 頁)
爛爛的人在市場,在街道,在城市的任何地方。但是他們的日子還算有盼頭,大多數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希望,還能表達對生活的熱情。
“如果政府不合法怎麼辦?當然是推翻他啦!”弗朗斯人都這樣認為,或許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影響吧。
當羅傑思考出這個結論:“沙皇的存在使得囉薩落後。”他自己都嚇了一跳。再一次論證後,羅傑確認了,就是萬惡的沙皇和他手下的政府。
“他們用謊言哄騙人民,他們用權力剝削人民,他們的貪得無厭讓囉薩陷入無盡的深淵!”羅傑最後總結了起來。
“只有廢除封建制度,囉薩才能真正崛起!”羅傑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可以像弗朗斯一樣,實現總統共和制。”(見第7章,羅傑支援總統共和制)為了
22歲的羅傑立刻確定了目標。
在弗朗斯考察,看城市,看農村,看工廠,看農田,看上層階級的醉生夢死,看底層民眾的垂死掙扎……
他看了很多,對比了很多,雖然也認識到資本主義的缺點,有很大的漏洞。但是,至少對於封建主義是進步的,是符合時代發展的。
1824年,他25歲了。
早在這個時候,他已經放棄了家裡的資助,而是自力更生。
他到過船廠當學徒,出過海。
他去過傢俱廠,切割過木頭。
他到過製紙廠,用過亞硫酸鹽製紙漿。
……
在巴黎就開始靠自己生活,放棄了上層階級的優渥生活,而是深入群眾,深入社會最平凡的地方。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他開始考察,考察弗朗斯。
當三年弗朗斯考察完成,他並沒有回到囉薩,而是前往最繁華的城市:倫敦城。
再次考察,確定這條路至少是正確的。
倫敦,一個現代化大城市,人口常年位居高位(在1831年到1925年一直都是最大的城市)。羅傑無疑需要很久的時間來考察一下。同樣的,最先還是思想文化方面的考察。
第一站是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早已被稱為“榮譽的寶塔尖”,已經成為難得的歷史博物館。其中有很多紀念碑,紀念著很多值得紀念的人。
用伏爾泰的話講:“走進威斯敏斯特教堂,人們所瞻仰的不是君王們的陵寢,而是國家為感謝那些為國增光的最偉大人物的紀念碑。”
其中收集的關於歷史、藝術、科學等各個方面的資料,如1500年以來富於戲劇性的歷史記錄都儲存於此。
這或許是研究不瑞騰的最好地區。
又是三年,1827年,羅傑在研究完不瑞騰和弗朗斯的優勢後,確信沙皇的君主制是阻礙囉薩發展的罪魁禍首,貴族們是妨礙囉薩進步的社會毒瘤。
“世襲制讓階級固化,君主制用權力剝削,便衣警察深深控制著囉薩,把囉薩狠狠攥在手心。天知道囉薩要怎麼辦!”羅傑頭疼著。
“或許,只有革命能夠救祖國。”
1827年12月21日,這個日子是羅傑回國準備革命的日子。
宣發傳單,暗購軍火,組織革命。
可惜,被便衣警察發現了。最後在沙皇的仁慈下,羅傑免去了死刑,被放逐到西伯利亞挖土豆。
在3年的挖土豆日子裡,羅傑的身體受到了不小的損害,但是他徹徹底底鍛鍊了自己的思想。常年的折磨並沒有打消他革命的熱情,而是讓他成長,讓他蛻變。
“我的思想太直接,過於暴露的目的會招致統治者的察覺。”羅傑在日記裡寫到。
“我必須變得圓滑,要和上層人建立可靠聯絡。”羅傑想了想,接著寫下:“或許軍隊會是很好的工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