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重新學習(第1/2 頁)
聽這話,朱元璋略微皺了一下眉頭:“咱把天下的百姓分門別類,就是想要讓他們安守本分,生而有其業!若是照你這個搞法,咱之前的種種佈置,豈不是白費一場功夫?”
這話語裡面明顯有不滿之意。
既然話說到這裡,朱允熥深吸了一口氣,朗聲說道:“孫兒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所以才會提出這項改革,原因無他!一個三口之家,父生子子生孫,孫又生子,往復無窮盡也!時間一長,工匠的數量越來越多,若是年景不好,他們何以為生?”
朱元璋一聽這話就笑了起來:“工匠的數量多了,這百姓的數量也會增多,他們怎麼會沒有活計呢?”
而朱允熥這時候反問道:“若是這些百姓失去了田地,工匠們哪裡還有活計呢?”
這話聽的朱元璋眉頭皺了起來:“怎麼可能會如此?大明律可是咱親自定下來的,將來咱還會留下話來!後世子孫不得有擅自改動之人!”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歷史上的明朝結局證明了,朱元璋這種想法只是他自己的一廂情願罷了。
朱允熥略微想了片刻,舉例說道:“同樣是一個勳貴之家,三代之後,其子孫數量自然也會越來越多!這些人手中有權想要為自己的子孫謀求榮華富貴也是人之常情,如此以來,這場面怎麼能夠繼續維持下去呢?”
看朱元璋眉頭皺的更深。
這次朱允熥沒有停頓,繼續說道:“當然也可以透過查處不法豪族來解決此事,可問題是這樣的方式治標不治本!孫兒的想法就是,先從匠戶入手,辦學校讓他們學些本事來,將來要是有效果,便可以推廣全國,讓普通的百姓除了種田之外再多一門生計!”
對於這種複雜的架構模式,朱元璋一時有些想不明白:“這些匠戶本身就有本領在身,讀了書難道本事會變得更大不成?”
而朱允熥臉上露出一抹微笑來:“皇爺爺難道忘了,如今咱們大明也可以直接熔鍊出百鍊鋼!若是有人能夠發明出來更好的辦法,那咱們大明的鍊鐵效率也會提高!如此以來曾經的百鍊鋼,也會變得如同精鐵一般尋常,更是能夠造就一門新的產業!”
他這麼一說,朱元璋馬上便反應過來:“你這是開源之法!”
朱允熥點了點頭:“皇爺爺說的不錯,問題擺在那裡,若是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田地之上!一旦田地兼併過重,那麼整個朝廷很有可能會因此埋下禍根,所以孫兒的想法就是先改變人的想法,再慢慢解決土地問題!”
這番話說的朱元璋沉默不語。
他有些不敢相信,要知道,自古以來那麼多的明君賢臣都想解決土地問題!幹掉諸侯,再除掉門閥,最後開始拿大家族開刀。
歸根結底就是一件事,那就是儘可能的將國家之內的勢力細化,讓他們便於掌控,順便緩解社會矛盾。
可是到了自己寶貝孫子這裡,他準備一步到位。
想的挺美,真做得成嗎?
念及至此,朱元璋抬頭看著他:“年輕人有想法,這是好事,不過咱想知道你準備怎麼做,說詳細些。”
於是朱允熥便把位元組剛剛成型的想法細細到來。
這一說,就過了將近兩個時辰。
最終朱元璋考慮許久才說道:“你先試著去做一做,若是不成,便放棄這個想法!這一次咱兩不相幫,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的本事!”
朱元璋心裡面很清楚。
立一個規矩很簡單,但是想要維持的長久卻是很難,既然朱允熥表現的不錯,那乾脆讓他獨當一面。
看看他是真英雄還是假好漢。
說服了朱元璋之後,朱允熥第一件事情,便是命人從東宮發出告示。
上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