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五戒心法(第2/6 頁)
入畜生道,遭受無盡的痛苦。如果我們現在再犯這樣的罪惡——最大的殺戮行為,那麼未來的墮落和沉淪也將降臨到我們身上。因此,遵守心不殺的人,對於人和物的生命,應當隨時隨地抱有保護之心,產生同情之心,升起憐憫之心,發起慈悲之心,讓這種情感充滿整個世界。由此推廣開來,才能愛護大眾,造福民眾,惠及萬物。所有愛護人和物的美好行為,都應該用心去做,這樣仁慈的政策就能遍及宇宙萬物,有什麼殺戮的命運是無法逆轉的,人心的不良善呢?
有人說:司法系統需要透過懲罰一個人來警示其他人,不可能完全不殺。怎麼辦?回答說:這裡有兩個前提條件:一是不完善的法律必須尋求改進,使其符合天理人情。二是執政者應當努力教育和養育人民,使人民不至於陷入犯罪。這兩點是管理人民的基本職責。如果能做到這一點,而人民仍然違法,那麼司法人員當然應該依法執行,但如果瞭解情況,應當悲憫而不高興。如果能夠有這樣的態度,就已經接近於不殺的理念了。
又有人說:軍事將領的重要任務是剷除暴亂,保護良民,更是不可能完全不殺。怎麼辦?回答說:製作武器的人唯恐武器不傷人,所以在選擇職業之初就應該謹慎。一旦成為軍人,每一個命令、每一次指揮都與許多人的生命息息相關,怎能不格外小心?關鍵是以不隨意傷害任何一個人、動物、植物為原則。只要將領們慎重選擇士兵,嚴格明確紀律,平時多加訓導,戰時多加約束,無論戰爭勝利與否,都要禁止騷擾和殘暴行為。如果能有這樣的態度,即使執行殺人的任務,其消除殘暴、停止殺戮的心願也能被天地所見證。從前鄧禹率領百萬大軍,自己說每時每刻都在注意,不敢隨意殺人,天道好輪迴,他的後代一定會有興盛的人。果然,鄧禹的子孫世代顯赫,有30人被封為公侯,16人擔任大將軍以下的職位,14人擔任中二千石的官職,22人擔任列校,州郡的牧守更是數不勝數,孫女和曾孫女都成為了皇后,延續了十幾代不斷,積累的善行帶來了吉祥,難道會錯嗎?
還有人說:人類飲食,世俗宴會,長久以來都有宰殺烹飪的習慣,似乎也不能完全避免殺戮。怎麼辦?回答說:不殺小生命,不踩踏昆蟲螞蟻,透過吃素食來保持健康,近世那些根基深厚、智慧超群的人已經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當然可以作為榜樣學習。暫時做不到的人,所需的肉類等食物,應首先禁止在家裡殺生,除此之外,因為個人特別要求而殺的不吃,親眼見到被殺的不吃,聽到被殺的不吃,這樣做在飲食健康、朋友交往、工作生活等方面都不會有障礙。如果能夠這樣做,也可以暫時培養不殺生的心態,稍微減少一些殺業。
第二戒:心不盜
什麼是盜?凡是物品,哪怕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東西,如果不是我應該拿的,而我卻拿走了,這就叫盜。什麼是不盜?凡是對於物品,哪怕是一點點微不足道的東西,如果不是我應該拿的,而我從來都不拿,這才叫不盜。
然而,人們在公開場合不敢做出偷盜的行為,有時卻會在私下裡偷偷進行,以為沒有人看見,稍不剋制,偷盜的行為就在私底下形成了。一旦習慣了在私底下偷盜,時間久了,也會敢在公共場合偷盜。
偷盜的行為有時並不是故意的,而是無意間形成的,人們常說這是無意之過。如果不經常自我檢查,偷盜的行為就會在無意中頻繁發生。一旦習慣了無意中的偷盜,時間久了,就會變成有意的偷盜。另外,偷盜的行為有時還沒有付諸實踐,只是停留在思想上。人們認為這只是偶爾想到而已。然而,如果不加以剋制,偷盜的念頭就會深深紮根于思想中。一旦思想上的偷盜成了習慣,時間久了,就難免會付諸行動。而且,偷盜的行為往往大的被認為是可恥的,而小的則被忽視,人們認為小事無妨。然而,如果不經常自我檢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