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和老朱議論商業之事(第2/2 頁)
熟的朝代,沒有商業那是完全不可能的,至於說官妓,也確實是他朱元璋最先搞出來的,而且也沒有禁止民間私開春樓,所以張天的反駁,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朱元璋紅著臉,像馬猴的屁股一樣。
朱標哪裡見過自己的父皇,被這樣懟過,而且這還僅僅只是一個七品小官。
朱標哭笑不得,自己這老爹,似乎對這小縣令,還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啊。
不過也是,自己的父皇也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在眼前這縣令看來,這就是一個來鬧事的糟老頭子罷了。
朱標此時看著張天,眉宇之間,和自己有些相似,不過很快這個念頭就被他打消了,他又沒有流落人間的私生子。
朱標回應:“這位小兄弟此言差矣,士農工商,商人地位本身就是最低的,我對江寧縣的繁華有所耳聞,甚至一些縣把江寧縣當成榜樣,但是農業才是我大明立足的根本,還希望這位小兄弟不要本末倒置。”
張天看了朱標一眼,事實上,在陌生人面前,他還是有些不自在的,剛剛能這麼流暢的回應這老頭,是因為先前有鬥嘴過,熟悉了一些。
細細思索的一會,張天還是準備回應:“士農工商,把農業放在前面,倒也是沒有錯,可是別忘了,大力發展商業,也能讓一個國家變得富裕。”
張天作為一個穿越者,他深深的明白,一個商業發展的很好的國家,經濟肯定是繁榮的,老百姓也肯定是富足的。
至於發展農業的,除非能做到像自由國的農場主那樣,不然專門靠出口糧食,又能富足到哪裡去?
當然了,這是古代,糧食的稀缺性更高,所以發展農業,讓人餓不著肚子,才是最重要的,可若是因為發展農業,壓制了商業,那才是真正的可惜。
而說到底,就是洪武大帝,看不上商業那“三瓜兩棗”,導致稅收少的可憐。
若是平衡發展農業和商業,提高商業賦稅,同時提高一下商人的地位,那大明的經濟,也就能起來了,也就不會因為到了後面幾次動盪,毀了大明的根基。
說到底,錢包不夠厚,根基就不夠穩。
.....
....
有人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