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不同,對一個大型軟體的模組拆分往往有著很大的隨意性和個人風格,有時候,有些並不準確的處理方法會遲滯整個工作進度,比如對某些模組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估計失誤之類的事情。但史達臨這個從事軟體開數十年的大師級人物,卻在呂振羽的模組拆分和任務分配中看到了一個對程式的瞭解,對軟體硬體的瞭解可能遠過自己的程式設計師的身影。呂振羽拆分出來的各個任務模組,工作量和難度綜合起來,都差不多,而對於這些模組的要求和描述,則用語精簡,要言不煩。呂振羽固然是得益於和嶽羽的長期接觸,讓他對最底層的東西有了非常清晰的瞭解,而對於史達臨這樣的人來說,就越覺得呂振羽在程式領域的功力深湛。
在沒有人督促進度的情況下,艦艇控制部分程式用了3天就全部開完成。畢竟艦艇控制方面,有很多已有的程式可以做參考,並不是完全的平地起高樓的工作。緊接著,呂振羽布了第二階段的任務表——火控系統。
火控系統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樣也有很多現有程式可以參考。基本上,進度不會比艦艇控制部分差。但這種工作方式,卻讓史達臨詫異萬分,照道理說,整個軟體最難的部分是資料鏈,最繁雜的工作也是資料鏈,畢竟那包含著數百種作戰單位的各類資料的傳輸介面,僅僅這一項工作,就足夠讓整個部門忙上至少半個月,而這還是因為現在只是做個資料模型,並不是真的艦載系統的開。
史達臨就此事詢問呂振羽的時候,呂振羽正在拼命研究關於這方面的介面的資料,這種機密資料平時可是看不到的,而他也的確對這方面的介面,和整個資料鏈的工作方式缺乏深入的瞭解。
呂振羽給史達臨的答覆是:“我要自己先弄懂了再說,不然這個東西開出來就只能當資料模型用,將來返工起來的工作量我可受不了。”
而實際上,這幾天,呂振羽正在對分級後的智慧核心進行著各種小規模的測試。雖然分類是確定了下來,但呂振羽確實需要了解各個級別之間的差異是不是足夠大,然後,大致規劃出每個級別可能的應用範圍,以及,更為重要的,應該在何種程度上進行保密。
參照著自己做出的3個指數的分級,呂振羽評估了先前應用過的那些程式例項,然後將各個程式應用的核心進行人工智慧能力的分級評定。以嶽羽現在的能力定義為s級的話,呂振羽心裡勉強把之前最高階的應用——青鳥高音反艦導彈上的應用定為e級,主要不是因為智慧的關係,而是因為那個軟體是一次性裝載在導彈上,完全沒有學習能力,而人工智慧要是脫離了自我擴充套件和學習,那能力就相當貧乏了。相比之下,呂振羽將《縱橫家》和語音平臺也同樣定義為e級,就是因為這兩者還是有著相當不錯的學習特徵的。
而這個時候,呂振羽想起來一件事,他不好意思地在鍵盤上和嶽羽交談,“小羽,我先前好像說大話了。現在看來,把資料鏈的智慧程度調高是可以的,但這套系統怎麼樣也沒辦法獲得更大的成長。”
嶽羽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好像計算了些什麼之後,才回答道:“是因為系統的擴充套件性問題嗎?”
“對,雖然在級電腦裡,將智慧調高後,對於資料的分析處理能力會非常好,而且反應也肯定比現在的你快,但這套系統是個封閉系統,基本上是建立在純軍事環境上的,而艦上人員與外界的電子交流是透過另一套主機在完成,即時兩套東西有管道連線,為了隱蔽自己,資料鏈主程式也必須控制自己的學習度,從網路和其他渠道獲取知識需要的資料流量太大了。而且,說實話,兩套系統連線在一起的可能性極低。比較有可能的是,這套系統安裝後,只有在這套體系內流動的資料中,會有一小部分成為系統的學習資料,而大部分,都是已知的無效資訊。”
“那這個系統能達到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