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大唐氣象這本書怎麼樣 > 第225章 被閹黨挾持的窩囊帝王(5)從維州事件看牛李黨爭

第225章 被閹黨挾持的窩囊帝王(5)從維州事件看牛李黨爭(第1/4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唐:開局被當成妖怪怎麼辦?鬼滅之刃之雪之呼吸幽默風趣解讀黃帝內經火影:團藏之孫五歲手搓水龍彈大唐:我,火頭軍薛仁貴,無敵大唐小醫師紅樓:我能創造一個新賈府三國再現:諸葛亮不是後勤部長脫了官衣,你跟我一個山賊講道理?戰場殺神從馬前卒開始我一個庶子,權傾天下很合理吧?我家有個電飯鍋戰國之燕歌一人:融合爛命華,哪都通之癲!海賊:開局獲得黑龍王果實穿越大秦,給秦始皇打暈塞麻袋裡四合院之大清洗爆兵百萬佔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斬神:開局三真同月令當我在火影成為空律

說起“牛李黨爭”,幾乎是大唐之後歷朝歷代黨爭的代名詞。

所謂“牛李”,分別對應唐朝宰相牛僧儒與李德裕。而實際上,牛僧儒是受李宗閔提攜的,“牛李黨爭”更多源自李宗閔與李德裕的二李之爭。

前文對此曾簡單介紹過,“牛李黨爭”說的是憲宗期間,舉人李宗閔、牛僧儒因在參加殿試選拔時,發表對宰相李吉甫的不滿言論受到處理,引發朝臣不滿,導致李吉甫罷相。李吉甫之子李德裕懷恨在心,接替他爹與李宗閔、牛僧儒持續幹仗的事。

從時間脈絡上看,牛李黨爭緣起於憲宗,終結於宣宗,前後貫穿六帝、四十餘年。文宗時期,兩黨勢均力敵,角逐的最為激烈。

篇幅所限,本文重點講講發生在太和年間,因黨爭致使國家利益受損的“維州事件”,由此一窺“牛李黨爭”真相!

李德裕,出自趙郡李氏(今河北趙縣),早年因父親原因,得以門蔭入仕。

李宗閔,出自隴西李氏,先祖是高祖李淵之子鄭惠王李元懿,貞元二十一年(779年)進士。

牛僧孺,祖籍甘肅靈臺,隋朝僕射牛弘之後,與李宗閔為同期進士。

論出身,三人都不簡單,只不過李德裕是當朝宰相之子,家境富裕;李宗閔、牛僧孺則因家道中落,相對較為貧困。

論能力,三人均是才華橫溢的當世能臣,穆宗時期先後在朝中出任要職。

長慶元年(821年)四月,時任中書舍人的李宗閔捲入科考舞弊案,受翰林學士李德裕、元稹、李紳排擠,外放為劍州刺史,後又調回朝中擔任吏部侍郎。

長慶三年(823年)三月,戶部侍郎牛僧孺受到穆宗器重,在時任宰相李逢吉的引薦下榮登相位,李德裕則被外放為浙西觀察使。

寶曆元年(825年)正月,牛僧孺因不滿李逢吉弄權,主動辭去相位,到武昌軍做了節度使。

文宗即位後,於太和三年(829年)八月,徵調李德裕入朝,出任兵部侍郎。

分管兵部的宰相裴度向來欣賞李德裕才識,準備引薦他為相。沒想到李宗閔在宦官資助下捷足先登,做了宰相。

剛一上任,李宗閔就夥同閹黨,鼓動文宗將剛剛回朝沒多久的李德裕外調為義成軍節度使(駐滑州,今河南滑縣境)。

當初,裴度在征討淮西軍時,將還是小人物的李宗閔收入麾下擔任觀察判官,李宗閔由此步入仕途快車道。這次,因裴度出於公心引薦李德裕,讓李宗閔深感不滿,愣是將這位曾經的恩公、已處於半退休狀態的裴度,打發為山南東道節度使。

在李宗閔這些人的眼中,權勢遠比恩情重要得多!

太和四年(830年)正月,李宗閔把盟友牛僧孺調回朝中重新擔任宰相,兩人開始合力打壓與李德裕關係較近的官員,“牛黨”暫時得勢!

文中要講的“維州事件”,就發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

一年前,南詔入侵成都,瘋狂劫掠一番後滿載而歸。朝廷撤掉了不作為的節度使杜元穎,委派外戚重臣郭釗入主西川。

郭釗圓滿完成了安撫民眾的任務,還與南詔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無奈年事已高,又體弱多病,任職不滿一年精力難以維繫,只得向朝廷提出辭呈。

太和四年(830年)十月,在宰相李宗閔、牛僧孺的提議下,文宗將李德裕從義成軍調往成都,接替郭釗擔任西川節度使。

西川剛經戰火蹂躪,到處殘弊破陋,兩人將李德裕打發到這裡,恐怕也沒安什麼好心。只是讓他們萬萬沒想到是,此舉不但沒害了李德裕,反倒印證了李德裕是個能辦事、能成事,有真本領、大韜略的英才!

李德裕一到成都,立刻帶著當地軍民在西郊蓋起了專供參研邊務

目錄
4歲小奶團,天道寵兒的馬甲掉了港島:開局賣掉公司,半年賺百億穿唐記:太子的逆風翻盤全民:神級戰曲師,國家帶我練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