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會昌中興之擊破回鶻(1)回鶻與黠戛斯的恩恩怨怨 88xiaoshuo.net(第1/1 頁)
回鶻,原名回紇,源於鐵勒,是我國古代的少數民族,世代遊牧於今新疆、內蒙古、甘肅,蒙古與中亞一帶。
唐太宗貞觀二十年(646年),回鶻配合唐軍擊破薛延佗汗國,其部落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並接受唐王朝管轄。
玄宗天寶三年(744年),回鶻首領骨力裴羅建立回鶻政權,取代東突厥成為新一代草原霸主。
回鶻自建國以來,與大唐一直保持著較好關係,還曾兩次出兵協助大唐平定了安史之亂。後來,隨著大唐國力日衰,對藩屬國管控開始力不從心。
回鶻表面上雖還認可大唐宗主國地位,實際上早已不再似太宗、玄宗時期表現的那麼恭順。不過總體來看,兩國雖在邊境齟齬不斷,卻從未發生過大規模入侵事件。
長慶元年(821年),穆宗把自己的親妹妹太和公主,冊封為“仁孝端麗明智上壽可敦”,遠嫁回鶻崇德可汗為妻。此事在當時引起較大轟動,長安市民幾乎傾城而出,觀看公主出嫁大典。此後,兩國關係有所好轉。
時至文宗開成四年(839年),回鶻爆發內亂!
宰相安允合、特勒柴革陰謀作亂,被彰信可汗所殺。另一位宰相掘羅勿,用三百良馬向沙陀首領朱邪赤心借兵攻打彰信,彰信兵敗自殺,國人擁立惡薩特勒為可汗。
誰知兵兇之後又逢災年,回鶻所居之地瘟疫橫行、暴雪肆虐,牧民賴以生存的牛羊、馬匹大量死亡,這對靠天吃飯的遊牧民族來講,無異是一次毀滅性打擊,回鶻至此衰落。
與此同時,在回鶻西北三千里外的葉尼賽河上游,另一支遊牧民族黠戛斯悄然崛起!
黠戛斯即漢時堅昆,唐初也叫結骨、契骨,其國人自稱是漢代大將軍李陵之後。肅宗乾元年間(759年左右)被回鶻所敗,自此與大唐山水相隔不通訊息。
他們的首領阿熱將王庭建在青山,從青山乘駝東行,四十天左右可到回鶻可汗金帳。黠戛斯部族驍勇善戰,回鶻、吐蕃都爭相拉攏,並頒賜官職,以求為己所用。
阿熱看到回鶻日漸衰落,遂自稱可汗。回鶻派兵征討,兩國交兵二十餘年,黠戛斯勝多敗少。阿熱愈發不將回鶻放在眼裡,曾指著回鶻使者放出豪言:“你們運數已盡,我必奪佔你國可汗金帳!”
回鶻宰相掘羅勿殺死彰信可汗擁立惡薩特勒,彰信的將領句錄莫賀,到黠戛斯借來十萬驍騎反撲,一舉誅殺了惡薩特勒與掘羅勿,焚燬了可汗金帳,回鶻各部落紛紛離散。
其中,宰相薩職、特勒龐等十五個部落向西投奔了葛邏祿;另外兩支,一支逃往吐蕃,一支去向安西(今新疆自治區一帶)。
可汗的兄弟嗢沒斯,以及宰相赤心、僕固、特勒那頡啜,各率所部向南到達大唐天德軍(內蒙古巴彥淖爾陰山南麓)附近暫住下來,靠與散居此地的其他部落交換糧食賴以為生,並遣使向天德軍請求依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