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祭壇!(第2/2 頁)
年嗑的嘴,誰他媽能待見他。
唉,與匹夫置氣,有辱斯文!瞪了這貨一眼,韋晉便與松雲子一同翻譯這些壁畫及晦澀的銘文。
大概過了一個時辰,二人才算理清了頭緒。杞國身兼祭祀夏祚之職,傳之有一玄金鉞,乃大禹得天外隕石所鑄,建立大夏後,以此號令天下諸兵。
徐偃王久不服周室,一直想需求一個能對抗九鼎的禮器。恰好,他們的老冤家杞國,儲存了這麼一柄玄金鉞,可媲美九鼎的禮器。
以觀夏室之禮為,出兵相壓,逼迫杞國交出玄金鉞。杞國兵微將寡,國小民窮,那裡能抵擋住徐國的進攻,迫於無奈只得交了出去。
隨後,得到玄金鉞徐偃王,趁穆王西征,隨即起兵。本以為得夏之禮器,可藉助禹王之名,與周室分庭抗禮,平分天下。
卻不想穆王得造父的奇士相助,大敗徐軍,臣服於他的東方諸侯也是陽奉陰違。無奈之下,徐偃王便只能率領親衛出走。當然,這把玄金鉞他也帶在了身邊。
為什麼拋妻棄子,也要帶著東西出來,那話可就說遠了。徐國的祖先-伯益,因助大禹治水有功,禹封其子若木于徐地,建立徐國,其部落名徐夷、徐戎或徐方。
徐夷、徐戎好理解,那是中原之地對他們稱呼,而叫徐方,則是因為徐國的國君一系,盡皆是方士。伯益便是以方士之術,得到了禹王的重用。
這座杞國祭祀臺,伯益也曾參與了修建,還把這裡的秘密傳給若木,若木之後,代代國君口口相傳。祭祀之地,乃極寒之地,亦產極陰之物。
夏室及杞國在那不僅供奉了玄金鉞,還有一顆神奇的樹。
傳聞,禹王之妻-塗山氏,在此曾得一神,謂之為冰神樹。其果可療百毒,疏經脈,起死回生之效。又在其出生之地,以為夏室福地,後開山鑿石,以為祭祀之所。
但結果卻是極難,禹王東巡病重之際,卻只得一果。命心腹馳會稽之時,人、果盡皆消失,是以禹王死。
後來,這樹便再未結果過果子。至杞國接替祭祀以來,禮不敢廢,誠心祭祀,數代之後,竟然又出一果。
杞公-姒每亡自然是高興的,覺得是祖先庇佑,早晚能憑藉此祥瑞,恢復夏室的榮光。可這果子,至其病逝,亦沒有成熟,反而便宜了一心證得地仙的徐偃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