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新的視角和體驗(第3/5 頁)
下午研討會。按時完成了全部議程,在餐廳吃完了飯後,大巴車按既定時間,來把老師們接回學校,最後,大家各自回家了。明天上午按時上課。
方縈真回到家,看見兒子和丈夫馮效遼都不在家,家裡從上到下,床上地上桌子上,到處亂七八糟,一片狼藉。心想,這個馮效遼,肯定帶著兒子,出去逛去了。家裡翻騰成這個鬼樣子,自己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放下自己的包,方縈真開始一個東西一個東西地撿起來,歸位規整到家裡的每個角落。
她一邊整理,一邊沉思,一邊自言自語著說:是啊,每個人的內心結構,都是固定,丈夫馮效遼不喜歡,收拾整理的這個習慣,兒子將來肯定是,要被他給設定好了,每天的習慣模式,兒子天天在模仿著,學習著,一絲一毫的都不會停頓的。
這就是她自己和人,創造的這個家庭裡面,作為兒子的父母親,日夜相伴的骨子裡的那些塑造,就在潛移默化中,一點一點在兒子的心靈深處,構建起來了。自己是沒法修訂改造的,只能是眼看著,兒子的內心基礎邏輯結構,就這樣被投射出來了。
想想看,馮效遼帶著兒子逛鴿子市,逛市場,吃泡饃,吃肉夾饃,吃涼皮,吃漢堡,吃雞腿,吃奶油蛋糕。這些是完全不一樣的生存環境,兒子的確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他又不可能生存在真空中,在他的成長世界裡,每個人都在他的心裡底色上,本能地本色得,塗抹著,單單屬於自己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核心信念、情緒基本模式、行為結構模式、這個力量太強大了。自己是無力改變的。
按人家馮效遼的家庭系統,家庭成員,作為馮效遼的父親,一個從小就失去雙親,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自己小學沒畢業,就被迫離開家園,一個人去東北當兵,靠著部隊生活,讓自己存活下來。得到鍛鍊,獲得生活能力和基本保障。轉業後,來到唐都市,某個研究所裡,當工人。
到了成家年齡,上門當了人家,當地人家,馮開燕這個獨生女的女婿。從此有了自己溫暖的家園,把所有的薪金一分不少,全給了媳婦。一口氣生養出來四個孩子。作為老大馮效遼,自然就變成了父母親的驕傲。
所有的這一切,幾乎無限量的,這些東西,方瑩真覺得,自己是無法改變的,只能老老實實地接納,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對啊,能有所作為的,就是從其中發掘出,最獨一無二的積極陽光的力量,給兒子來加持,增加兒子的成長支撐力量。沒有什麼東西,能阻止得了,這股子最雄厚的力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方瑩真覺得作為母親,自己必須努力去,開掘深挖,加工昇華,才是兒子的幸運之高能量。
方縈真一個人在房間裡,手裡不停地收拾著,整理著這些,被這父子倆,拉得不能再亂的東西。心想,這倆人的能量,可真夠充足的。就能把這些東西,都翻騰出來,扔得七零八散,扔得全家沒有下腳的地方。
真佩服啊!清理歸位完了所有的東西,方縈真開始掃地,還有一堆垃圾,什麼果皮瓜子殼香蕉皮糖紙廢紙。掃完了地面,開始端著鍋,裡面放滿了碗筷勺子盤子剩菜剩飯,都清理到了垃圾袋裡了,只剩下最後一道工序,去水房洗碗了。
走到水房,看見隔壁的大廚師的媳婦陳小丹,在洗衣服。就笑笑說:“今天星期天,你也沒出去?”
“我剛從外邊回來,女兒青青跟她爸爸,去樓下玩了。我得趕緊,把這一堆衣服洗乾淨。一會兒青青回來了,還要讓我,給她講故事呢。我就不會講故事,可我女兒,老纏著我給她講故事,晚上不講故事,就不睡覺,我被逼的沒法子,就只好拿著她的小娃娃書給她念,人家還不滿意,說是‘這些都聽過了,沒意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