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星耀鴻蒙:危機平息後的新紀元挑戰(第1/3 頁)
重建後的繁榮與潛在危機
在成功化解“混沌暗能”危機後,宇宙迎來了一段全面重建與繁榮發展的時期。聯盟與各支援文明緊密合作,運用先進科技迅速修復了受影響區域的星球與星際設施。曾經因能量旋渦而滿目瘡痍的星系,如今重新煥發生機。荒蕪的星球上,新的生態系統逐步建立,城市再度崛起,星際航線也恢復了往日的繁忙。
科技領域基於對“混沌暗能”和“光明秩序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科學家們研發出了“秩序穩定矩陣”,這是一種能夠在宏觀和微觀層面同時穩定宇宙能量秩序的裝置。它不僅可以防止類似“混沌暗能”的異常能量再次引發危機,還能最佳化各類能量的利用效率。例如,在星際飛船上安裝“秩序穩定矩陣”後,飛船的能源轉化率大幅提高,航行速度也得到顯著提升,同時還能有效抵禦宇宙中各種未知能量的干擾。
文化方面,“共同守護宇宙”的理念深入人心,各文明之間的文化交流更加頻繁和深入。以“危機與重生”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在全宇宙範圍內展開,透過藝術展覽、音樂演出、文學創作等形式,展現了各文明在危機中的團結與堅韌,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許。這些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宇宙文明共同體的凝聚力,促進了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理解與融合。
經濟領域,隨著宇宙秩序的恢復,星際貿易蓬勃發展。各文明依據自身的資源優勢和技術特長,在宇宙市場中找準定位,實現了資源的最佳化配置。新興產業如“宇宙環境修復與保護”“星際安全科技服務”等迅速崛起,為宇宙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在這一片繁榮的表象之下,新的危機正悄然孕育。聯盟的深層空間監測系統發現,在宇宙的邊緣地帶,出現了一些神秘的黑色空洞。這些空洞不同於普通的黑洞,它們不吸收物質,反而向外釋放出一種奇異的、具有腐蝕性的能量霧靄。這種霧靄以緩慢但穩定的速度擴散,所到之處,星際塵埃、小行星等物質逐漸被侵蝕消失,附近的星球大氣層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聯盟的科研團隊迅速對這些黑色空洞展開調查。透過對空洞釋放的能量霧靄進行分析,他們發現這種能量霧靄中蘊含著一種全新的、極其不穩定的能量形式,暫命名為“蝕變能”。蝕變能似乎具有自我複製和強化的特性,隨著擴散範圍的擴大,其強度也在逐漸增強。
聯盟內部的商討與分歧
科研團隊的發現引起了聯盟的高度重視,聯盟緊急召開由各文明代表參加的高層會議,商討應對“蝕變能”危機的策略。
會議上,各方代表各抒己見,形成了兩種主要觀點。一部分代表認為,鑑於“蝕變能”的擴散速度和潛在危害,應立即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使用強大的能量武器對黑色空洞進行集中打擊,嘗試摧毀這些空洞,阻止“蝕變能”的進一步擴散。“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這種危險的能量侵蝕我們的宇宙,必須儘快採取強硬措施,消滅源頭。”一位主戰派代表言辭激烈地說道。
然而,另一部分代表則持謹慎態度。他們指出,目前對“蝕變能”的瞭解極為有限,黑色空洞的本質和形成原因也尚不明確。貿然發動大規模軍事打擊,可能會引發不可預測的後果,比如激發“蝕變能”的更強烈反應,導致其擴散速度加快。他們主張先派遣一支由頂尖科研人員、安全專家和少量護衛組成的先遣隊,對黑色空洞進行近距離探測和研究,收集更多關於“蝕變能”的資訊,再製定針對性的應對方案。“在沒有充分掌握情況之前,魯莽行動可能會帶來更大的災難,我們需要先深入瞭解,再做決策。”一位主和派代表冷靜地分析道。
慕悅星認真聽取了各方意見,深知這是一個關乎宇宙存亡的艱難抉擇。經過深思熟慮,她提出了一個綜合應對方案:一方面,按照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