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簽署鉅額動力電池訂單(第1/2 頁)
隨著實體制造業進入衝刺階段,整個天權技術公司都忙碌了起來。
公司高層也要經常出差了,例如市場部的湯士傑,這些天一直都在和國內各個車企進行溝通合作。
雖然電池還沒有實現量產,但已經拿著實驗室小批次製作的成品,到各個車企進行測試,讓他們對這款電池有更好的瞭解。
百聞不如一見,之前楊乾雖然說了些引數,但畢竟口說無憑。
現在他們拿到了樣品親自測試,才知道這款電池到底有多優秀。
給車企使用的動力電池是奈米鋁碳固態電池,材料雖然很普通,但製作難度卻極大,沒有先進的裝置和工藝技術,是很難生產出來的。
至於價格,目前還沒有最終決定,因為決定價格的因素很多,例如訂單量。
如果訂單比較少,那麼價格就不便宜,單位電力儲能容量價格和三元鋰電池持平。
湯士傑這段時間,不只是送樣品給各大車企測試,另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談訂單。
如果訂單量足夠,湯士傑給車企承諾單位儲能容量價格會降低一半。
這意味著車企在電池上花同樣的錢,卻能讓汽車多跑出一倍的里程,這對新能源汽車使用者的吸引力非常大。
現在新能源汽車大部分只能跑五六百公里,好一點的能跑七八百公里,超過一千公里的還極少。
如果使用了天權技術公司的動力電池,一次充電駕駛里程增加到2000公里還是很輕鬆的。
如果配備同樣重量的電池包,能增加到5000公里,車主再也沒有里程焦慮。
到了四月份,湯士傑終於回到了總部,向楊乾彙報情況。
“目前我們跑遍了國內所有新能源車企,已經簽署的購買訂單數量高達2500億元,還有2500億元的訂單意向。”
湯士傑的話,讓楊乾很是滿意,雖然他知道自己家的動力電池很優秀,但市場如何他也不是很確定。
現在終於有了資料,讓他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2500億元的訂單,雖然在天權技術公司內部算不上多麼龐大的數字。
但這只是開始,如果按照每臺車配備2000公里里程的電池計算,這2500億元的電池訂單,只能滿足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使用。
而現在國內每年生產的新能源汽車數量超過千萬臺,還沒有到市場的一半,所以才有了2500億元的意向訂單。
如果市場很受歡迎,這些意向訂單就能變成簽約訂單。
“不僅如此,由於我們的動力電池大大超出車企的預料,很多原本有燃油汽車的車企,準備全面轉向新能源汽車生產。
未來一兩年,國內新能源汽車每年的產量有可能超過2000萬輛,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再次迎來大爆發。”
聽到湯士傑的預測,楊乾點頭道:“這很正常,雖然之前動力電池技術一直在發展,但依然是制約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瓶頸。
現在我們的動力電池徹底解決了以前鋰電池的缺點,價格還比鋰電池便宜一半,綜合優勢相比燃油汽車已經高出太多了。”
特別是配備新的無線充電站技術,新能源汽車產業可以說完全成熟了,再也沒有被燃油車使用者詬病的地方。
一個全是優點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必然會快速取代傳統燃油汽車市場。
如果配合天權智駕系統,駕駛體驗將遠遠超過傳統燃油汽車,楊乾都能想到,要不了多久,全球汽車行業就要面臨大洗牌。
“其他業務呢?”楊乾問道。
這次湯士傑跑去和各大車企合作,不只是為了動力電池訂單,還有其他合作,例如車載晶片、新型光學玻璃等。
天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