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繼續擴大工業園區建設數量(第1/2 頁)
見大家都沒意見,楊乾繼續說道:“第二個就是繼續加大礦產資源投資規模,將每年的預算提高到3萬億元。
這些礦產投資,不再我們旗下實體制造業需求的範圍內,屬於單獨囤貨。
這麼做既是為我們未來的需求做打算,也是向國際市場釋放流動性,不能錢全部賺到國內不流出去,時間一長肯定出問題。”
“購買礦產資源自然沒問題,只是我們未來真的要用到那麼多嗎?”投資部主管徐昊問道。
估計這個問題不只是他感到疑惑,其他人也是如此。
正常情況下,需要資源慢慢買就行了,又何必提前囤積?
楊乾見大家很疑惑,本來不打算解釋的,但又怕他們帶著疑惑去執行,力度不夠,或者積極性不高。
於是只能解釋道:“作為一家有理想的科技企業,我們不能只將目光放在藍星內部,而是要仰望星空。
一旦我們在技術上實現了星際戰艦的製造,僅僅一艘星際戰艦需要的資源就有可能將我們囤積的資源消耗一空。”
楊乾的解釋再次將大家震驚到了,他們還琢磨著如何賺錢,老闆已經開始仰望星空了?
既然說到要建造屬於自己的星際戰艦,那絕非現在航天行業那樣的小打小鬧。
問題是,天權技術公司目前好像沒有這方面的研發計劃吧?
總感覺畫大餅的意義更多一些。
見大家都一臉震驚加疑惑,楊乾不得不敲了敲桌子,說道:“各位,你真以為招聘2000多萬的科研人員是用來混日子的?
只要我們在科研領域持續投入,總能獲得收穫,翱翔星際必然不只是夢想,而是在不久的將來變成現實。”
好吧,老闆都這樣說了,他們這些高管只能暫時選擇相信,誰讓老闆總能創造奇蹟呢。
不過他們心中的疑惑也算是解開了,起碼知道如此大規模囤積資源到底要幹什麼。
投資部的徐昊,也不再說話。
見大家對這個沒有異議,楊乾繼續說道:“第三個就是繼續對國內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目的就是對國內釋放流動性。
只有讓大家手裡有錢了,我們的產品才能賣出去,而現在國內的情況大家也清楚,很多人的錢都套在房子上。”
徐昊聽到這話,趕緊問道:“老闆,你不會想拿公司的錢去樓市接盤吧?”
春節前楊乾確實給了一筆錢讓投資部投資固定資產,但並沒有只限定國內,更沒有明確說投資住宅。
投資部的目光就可以放到全球資產窪地,提前投資,好將來能獲得收益。
所以投資住宅的比例非常低,大部分都是投資商業地產,例如酒店、文旅資源等等,都是可經營性資產。
現在已經明確說投資住宅,還是國內的房子,這就真成了為國接盤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現在國內出生率確實不高,加上房子存量不低,確實有高位接盤的風險,但我們要動態看問題。
首先除了少數超一線城市,大部分城市的房價已經下跌了不少,具備了一定的投資價值。
其次我認為國內人口增長困難只是暫時的,隨著我們手中的新產業發展,國家整體經濟會再次向好,經濟壓力帶來的低生育率會有所改善。
我們投資不只是看眼前,而是要看未來趨勢,14億人口放在藍星非常龐大,但放在整個宇宙,卻是一縷塵沙。
未來人口規模也許會達到百億,甚至是千億規模,而作為人類文明祖星的藍星,總人口規模破200億並不算誇張。
當然,想要養活這麼多人,還需要在科學技術上突破,但我想並不會等太久。”
楊乾的話,再次讓大家陷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