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第2/2 頁)
逃,接連幾天,老白姓的牛車阻塞了這兩座橋樑,軍隊的車輛堵在後面老遠的地方。
日軍企圖切斷卡隆位元河上的這兩座重要橋樑,可是為時已晚,美軍剩下的坦
克阻止了日軍的這個企圖,直到一月一日凌晨,最後一批菲律賓步兵平安到達河的
對岸,溫賴特將軍才下命令&ldo;炸掉它&rdo;。凌晨六時十五分,兩座橋樑墮入下面的激
流之中。向巴丹撤退的第二階段已經開始,麥克阿瑟還算是走運的。就象敦刻爾克
撤退之前德國人的做法那樣,日本人沒有運用巨大的空中優勢來加強進攻,沒有襲
擊在唯一的兩條公路上互相擁擠的車輛和士兵,也沒有摧毀座落在萊亞克的那座橋
梁,本間將軍比較感興趣的似乎是在一月二日勝利進入馬尼拉,不明智地認為這將
標誌著菲律賓人的投降。他將會發現,要想迫使麥克阿瑟將軍投降,僅僅奏日本國
歌&ldo;君之代&rdo;,或者在美國高階專員的舊宅舉行儀式升起太陽旗是不夠的。
一九四二年的第一個星期結束之前,大約三萬名菲律賓和美國士兵在一道堅固
的天然防線後面挖壕固守,這道橫貫巴丹半島的阿布凱防線,穿過沼澤地和納蒂布
山上的兩座火山峰。在這道防線之後約二十英里,荒涼的馬裡韋萊斯山坡上的退卻
陣地正在進行戰備。這是&ldo;桔色&rdo;作戰計劃設計的防禦,由於有一萬五千美國部隊
和六萬五千菲津賓部隊可供調遣,麥克阿瑟預料能夠在六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內阻
止住日軍的大規模進攻。
但是,麥克阿瑟現在必須為他的災難性的海灘防禦戰略付出沉重的代價。軍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