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1/2 頁)
女兒如今才十三歲,這登門求親的人就快踏破門檻兒,要是再過兩年,只怕她都不敢讓女兒隨意出外走動,省得招惹無數痴心惹來她人嫉妒。
&ldo;母親,我的婚事多緩兩年吧。&rdo;蘇怡安看著陳氏道,&ldo;我不想太早嫁人,希望父親母親能多留我幾年。&rdo;
陳氏看著滿目懇求輕聲撒嬌的女兒,沒忍住心底那點兒疼愛,將人摟在了懷裡,&ldo;好,都依你,都依你。&rdo;
優秀的女孩子永遠不愁嫁,更何況他們家恬恬這麼好,可挑揀的人選那麼多,當真沒必要早嫁。
其實如果可以,陳氏更想招婿上門,她實在捨不得女兒嫁去別人家,更想像不出女兒未來在別人家裡吃苦受委屈。
她就這麼一個寶貝女兒,從小如珠如寶的養大,是家裡所有人的心頭肉,還從來乖巧貼心,如果能一直留在身邊該多好。
蘇怡安隱隱約約察覺了自家母親的無奈與擔憂,畢竟,到了年紀,心疼女兒的人家煩惱都是一樣的。
說起來,其實母親他們是有一個佳婿的,想到崔洵,蘇怡安忍不住笑了下,雖然他對她很好,護若珍寶,但其實還真不是一個好女婿。
當年如果不是蘇家敗落,她和弟弟孤苦無依,兩人還真不一定能成就一段姻緣。
想起當年在冷宮那天,他給她的那個擁抱,蘇怡安眉眼溫柔,那也是個和今日一樣秋雨綿綿的天氣呢。
第24章
初秋的雨綿綿不絕的下了好一陣子,雖然雨水不多雨勢不大, 但到底影響出遊, 許多人被迫在家悶了好一陣子, 等天氣終於放晴秋日高懸時,或出遊或飲宴的人絡繹不絕。
蘇怡安拒絕了崔媛的出遊邀請, 若非早前崔洵陡然告白, 此時她本該和崔媛一起爬山飲茶賞景的。
既然不能應邀, 那她就只能想些賺錢的新花樣兒和折騰搞事的法子,以此來讓自己忙碌起來。
桌案上, 杜詡送來的信裡提到了四皇子與五皇子之間暗潮洶湧,以及朝堂之上風傳的皇帝似乎有意立太子一事, 零零碎碎說了許多, 蘇怡安看罷,將信燒毀, 不置一詞。
她沒和杜詡說太多, 只讓他專心挑撥幾位皇子上躥下跳, 東風偏了拉西風, 西風歇了吹東風,總之只要能攪得那些成年的皇子們不得安生,無所謂用什麼手段。
即便那些討厭的人崔洵已經收拾過一次, 但重來一回, 她並不想讓舊事重演,爭權奪位可以,但最好別波及無辜之人, 隨便他們打成-人頭狗腦袋,她都只當看個笑話。
至於那遠在千里之外準備往京裡來的無名道士,還有那精心培育只等著美色惑人的歌妓,都是她為那位陛下準備的大禮。
想到自己做的事,蘇怡安握緊了手,她的本事只有這麼點兒,只希望那些被她寄予厚望的人能不負所託。
秋日漸涼,第三次收到晉安公主的賞菊宴請帖時,蘇怡安歇了拒絕的心思。
帖子送上門之前,京裡關於這次賞菊宴的風言風語已經傳遍,有訊息說帝王心中已有屬意的駙馬人選,這是晉安公主出嫁前最後一次籌辦的正式宴會,也有流言笑言公主這是為了同未來姑嫂聯絡感情打掩護,總之無論如何,這次賞菊宴聲勢浩大,京裡的權貴人家但凡收到帖子的,只怕都要賞臉前去。
自從三年前鬧出來那些事之後,京裡流言蜚語早已滿天飛,且流言這種東西,向來是越傳越歪,普通人看熱鬧不嫌事大,添油加醋的著實不是少數,聽說南邊那裡還出了什麼新話本與說書段子,更是往晉安公主的身上潑了一層汙水。
這種事情,禁不好禁,管不好管,只能任由流言慢慢平息,唯一麻煩的,大概是晉安公主如今不好找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