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姜玉樓和路謠的首次見面(第2/2 頁)
,但是憑藉你那兩首詩的質量,可以給到最高稿酬。”
姜玉樓又是一笑,“稿酬方面我是相信《延河》的,但是我的要求不是這個。”
“那是?”
“我是希望,咱們別姜同志,路編輯的稱呼了。我叫您路大哥,您叫我玉樓,可以嗎?”
是這個要求嗎?路謠心裡一暖,瞬間對姜玉樓高看一眼。
“那我就託大,叫你玉樓了。”
“路大哥!”
這下,兩人關係瞬間親近了不少。
“玉樓,還要麻煩你重新寫一遍兩首詩,然後投給我們《延河》。”路謠歉意地解釋道:“必要的程式還是要走的,不過手稿我會親自帶回省城,可以節約不少時間。”
姜玉樓爽快地答應了:“沒問題。”
他寫作都是在自己的臥室,也就順便帶兩人進了自己的臥室,權當參觀一番了。
姜玉樓寫詩的時候,路謠看到了《當代》第一期的樣刊。
第一期除了姜玉樓的《李十三推磨》,其他都是名家作品。
裡面的作者都是有名有姓的那種,有幾位更是路謠成名後都要肅然起敬的那個層次。
出於好奇,路謠開口借了《當代》樣刊,在房間裡看了起來。
當他看到姜玉樓的短篇小說,忍不住誇讚了起來。
小說果然不俗,姜玉樓的小說能刊登絕對不是僥倖啊。
只是大致看了一遍,路謠就覺得自己對小說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提高。如果能仔細閱讀,仔細揣摩,他大致可以試著寫中篇小說了。
他已經在心裡做了決定,回到省城就要去郵電局訂購《當代》第一期。他有預感,這一期對他的幫助會非常大。
就在他正準備沉下心閱讀的時候,聽到了一聲輕“咦”。
他抬頭一看,發現簡行手裡正拿著一沓手稿。
就在他疑惑的時候,就聽到簡行激動地問道:“玉樓,這份手稿是你尚未發表的新作品嗎?”
正在寫詩的姜玉樓一看,原來是《黃土地》的手稿。
他停下筆,有些無奈地說道:“是新作品,還沒想好投到哪家雜誌社呢。”
“玉樓,你是怎麼做到的,這才過了多久,你又寫出了一部精彩的作品!”簡行驚歎道。
靈感難道不會枯竭嗎?
怎麼一部接一部地寫,都不用休息?
果然,天才的世界他不會懂的。
“玉樓,簡老師,不介意的話,我能看看嗎?”
兩人的對話,引起了路謠的好奇。
真的會有那麼好嗎?
作為編輯,他對簡行的誇讚還是挺在意的。
“當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