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頁(第1/2 頁)
「明石荒涼少人,當地有一明石道人在這裡隱居,他是源氏的遠親。明石距離京城甚遠,風土人情也毫不相似,源氏一時之間難以適應。索性,有明石道人的照拂,源氏的日子不算太難過。」
穿著僧袍的桑原這個時候登場了。源氏見到明石道人顯然十分高興,兩人席地而坐,談興大發,從詩詞歌賦談到佛法佛理。
「明石道人有一位女兒,名叫明石姬。道人從小悉心培養,明石姬因此儀態不凡,她的琵琶技藝更是當世無二。」
穿著一身藏青色衣服一副,帶著假髮的仁王小步走上了舞臺。
「那是仁王?!」向日驚呼一聲,但他好歹記得這是在禮堂,因此聲音極低,只有附近的人能看見。
如果不是演出表上明明白白的寫著「仁王飾演明石姬」這行字,恐怕在場的觀眾都無法發現,場上那個明眸善睞的女子,居然會是球場上將對手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欺詐師。
旁白不會因為觀眾的驚詫而停頓片刻,溫潤的聲音還在繼續講述。
「為派遣寂寞,也是為了找尋一點安慰,源氏同明石姬結合,不久,明石姬生下了一名女嬰。」
源氏與明石姬從詩詞談論到音樂,源氏博聞強識,言談風趣;明石姬才藝雙絕,兩人相處起來十分融洽。明石姬也漸漸愛上了這個風流文雅的男人。
兩人於這遠離京都的明石結為夫妻。
幕布合上又拉開,這回明石姬的腹部已經高高隆起,一看就是懷有身孕。
只可惜,這樣甜蜜的時光並沒有持續下去。
「天降異兆,朝堂動盪,帝王更迭。威脅源氏性命的那片烏雲終於散去,源氏也得以回京。」
懷著身孕的明石姬送走了自己的愛人,她已經有了預感,也許此生她再難與源氏公子有這樣甜蜜而平靜的生活了。
追光燈忽的滅掉,幕布再次合上,第五幕完。
這回,第六幕緊接著第五幕開始,幕布依舊沒有拉開。
「源氏回京以後,改建了六條妃子的庭院,將昔日戀人統統接到院內居住。明石姬因為害怕京城的勾心鬥角和波譎詭雲,只懇求源氏將女兒帶去京城,自己則仍居鄉野。源氏將女兒交由紫姬扶養,這個女孩便是後來的皇后,明石中宮。」
此時幕布終於拉開,舞臺上的追光燈打在了不同的幾個人身上,切割出了不同的場景。
躺在榻榻米上,看上去十分虛弱的明石姬不捨的抱了抱懷裡的襁褓,然後將裹著嬰兒的襁褓交給了明石道人。明石道人恨鐵不成鋼的嘆了口氣,但終究還是接過了襁褓,轉身出門將嬰兒交給了源氏的侍從。
源氏的侍從小心翼翼的抱著這個嬰兒,一路小跑著將嬰兒交到了源氏的首上。源氏剝開襁褓的一角,細細端詳著他的女兒,然後親自抱著她去了紫姬的院子。
紫姬一開始並不願意,但後來還是答應了。她不願意接納源氏的女人,但孩子是無罪的。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向前走著,眨眼間源氏已經40歲了。
「源氏40歲的時候依舊風流倜儻,不改偷香竊玉的愛好。紫姬心灰意冷之下,一病不起
,最終於女兒的懷中過世。」
紫姬跟源氏大吵一架之後摔門而去,這是她這幾十年以來,第一次對源氏如此失態。對源氏心灰意冷之後,紫姬彷彿一下子失掉了精氣神,一病不起。源氏仍然在外風流,只有她親首扶養長大的女兒一直在旁陪著她、照料她。
最終,紫姬在女兒的懷裡溘然長逝。
「紫姬過世後,源氏失去了精神支柱,鬱鬱寡歡之下,了斷塵緣,隱遁出家。」
源氏驚聞紫姬過世的噩耗,先是不可置信,然後一連幾日閉門謝客。當他再出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