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萬物,皆週期(說說心裡話)(第1/2 頁)
下午,上證指數連續兩波下殺,最低探到3006.26點之後,一波資金湧入,連續把上證指數拉了上來,收盤在3031.48點。 今天,3000點總算是保住了,但是兩市成交量只有9560億元,低於一萬億。 只不過,這三千點關口,反覆爭奪了多年,尤其是這些年被各大財經媒體,各大V,以及普通股民嘲笑,彷彿上證指數原本就應該在3000一樣。 這也導致,這次的3000點爭奪戰,似乎也沒有那麼激烈了。 在網路上,甚至沒有濺起多少水花。 彷彿,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了。 大A,真的應該就在這個位置麼? 今天,銀行、白酒、消費、地產板塊收漲,煤油、有色金屬、航運等強週期股普遍回撥,地產板塊中,不少小市值股票漲停,譬如京投發展、上實發展、大龍地產漲停,鋰電池產業鏈爆發,AI板塊繼續回撥。 看完盤,李峰稍稍收拾了,拿起水杯就要打算步行回家。 這時候,一個新聞忽然從電腦上蹦了出來:“黑天鵝突襲,高息股崩盤,紅利策略失效了?” 點開一瞧,卻是一隻名叫“浙江滬杭甬”的港股忽然閃崩,放天量暴跌了15.59%,原因則是這隻股票股息忽然從往年的每股0.40港元,忽然降低到了每股0.35港元,降低了15%。 創造下十年來最低的派息水平。 以紅利為主要策略的投資人,受到了一萬點暴擊。 過去的兩三年來,高股息策略無論在A股,還是在港股都非常流行,很多高股息板塊都大漲、特漲,譬如煤炭、石油、電信、高速公路等等。 但是,高股息策略真的能一勞永逸地吃息麼? 如果遭遇到譬如這隻股票的這種情況,那豈不是直接吃席? 須知道,萬物皆有周期。 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陰晴圓缺。 世界上,沒有永遠不變的事物。 在時光流逝中,要麼你變得越來越好,要麼你變得越來越壞。 具體到每一隻股票來說,也是各自有各自的週期。 只不過,有的股票週期長,漲幅大,被眾人所知;有的股票週期短,漲幅平平,被眾人所忽略。 炒股,其實本質上就是炒週期。 在週期底部,眾人悲觀的時候買入,然後在週期頂部,眾人樂觀的時候賣出,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輪迴,完成一輪收割。 而辨別股票的週期位置,要結合其所在的行業進行具體分析,而不是機械、教條地照搬什麼高股息策略,什麼低PE策越,什麼技術走勢,甚至於更玄乎的打板方法、追漲策略…… 那些都是刻舟求劍罷了。 如果你只盯著對方的股息,那麼終有一天別人會把你的本金掏走。 須知道,股息也是有周期的。 當企業業績大增,利潤投無可投的時候,自然會提高股息,而在企業業績下滑的時候,飯都吃不飽的時候,股息自然也會降低。 所以,在這個遊戲中。 包括並不限於高股息策略,甚至連同週期本身,都是一個博弈的工具罷了。 只不過,大家都是人,都有共同的審美,會不約而同地選擇在週期的頂部——企業業績最美的時候蜂擁買入。 而這時,就是獵人收割的最佳時機。 也是我們行動的最佳時機。 關掉這個頁面,李峰拎著保溫杯,踱著步子往家走去。 幾乎與此同時,老陳盯著中國重工,撓了撓頭,又嘆息道: “怎麼,今天玩了一天,又是一分錢?這還有完沒完了?買這個股票,真像守寡一樣,既無趣,又無味。” 約莫半個小時後,李峰迴到家,習慣性地開啟電腦,開始寫《終極牛散》這本書,感慨良多。 一開始,寫本文的初衷就是系統地回顧這些年,自己的炒股經歷,理清自己這些年的投資的路線,反思自己投資路上犯的錯誤…… 所以,前面50章裡面的內容,一部分在講故事,另一部分就在潛移默化地回顧自己的投資路程……對於新手股民來說,比較友好…… 後來,不知不覺地就寫到了100多章,,寫到了股災前後,那都是七八年前,甚至十多年前的事情,很多事情都記不清了,為了真實還原當時的情況,不得不大量地查詢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