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章 京城報仇第二十四天(第4/6 頁)
淨地開窗出去,免得身上留下氣味……啊。”
在首先要做的事之前又添上一句:“得先試一試大理寺的狗。”
——
七郎這一走又幾日不見蹤影。
隔壁的沈家娘子倒是喜悅地來敲門道謝。
“我家當家的終於發俸祿了。應嫂子是坊間少見的實在人,自打搬來京城,逢年過節各家不是送文房詩畫,便是薰香佛經,頭一回有人家送米糧。”
“不瞞應嫂子,上回窘迫到想挑揀些同僚家裡送的節禮送去當鋪,我家當家的不許,說被同僚逛店看到笑話,在京城抬不起頭做人。我家阿奴飯粥都吃不上了,書房還擺著許多充門面的名貴硯臺,金箔經書……”說著說著,人哽咽地抹起眼角。
義母聽得嘆氣。“咱家是鄉下苦過來的,不懂京城那些貴价東西。鄉下人送物件不是米麵就是肉蛋,不要笑話咱們土氣就好。”
沈娘子紅著眼眶,“誰敢笑話應嫂子?我家那位去年才調
升入京,從前還不是在鄉郡裡過活?我阿父也在鄉里教一輩子的書。依我看,送米麵肉蛋才是實在人家。哪像京城裡這些六七品的芝麻京官,各個打腫臉充胖子……()”
兩人站在門邊,你一言我一語,絮絮叨叨閒聊了小半個時辰。
義母關門回來,難得感慨了句,隔壁沈娘子雖說是官人娘子,倒是個實在人。我上回沒說錯罷,她還真是教書先生家的女兒。?()_[(()”
應小滿在家裡收拾東西,擦得雪亮的飛爪用牛皮囊掛在腰間。
這幾日得了七郎的告誡,她不去長樂巷,擔心自己誤了七郎清理門戶的事。但新搬來的北邊街巷陌生,她沒事便四處轉悠。
一來,手邊有錢財便有底氣,七郎給的私房錢實在太多了,她心思忍不住活絡起來,想看看附近有沒有出讓的肉鋪子。
二來,她雖然不去長樂巷,但長樂巷裡的仇家晏容時總要出門的罷。她每日辰時前後出巷口,沿街慢慢地走一程,撞運氣。
今天的運氣不大好,又沒碰著。
她一路往大理寺衙門的西門內大街方向走,沿路買了兩個肉饅頭,兩個油酥餅。
接近清明,街上已經許多售賣寒食節吃用的饊子,她停下來買饊子時,身後忽地傳來一陣不同尋常的呼哧喘氣聲,附近行人唰的往兩邊退讓,讓出好大一片空白路段。
兩隻身體細長的黑犬被一名黑底鑲紅邊衫子、腳蹬皂靴的官差牽著,呼哧呼哧地奔跑過街。
應小滿買饊子的動作頓住,大理寺的狗!
最前方飛奔的狗原來是開路清道的。
清出大批路面,後面長溜的佩刀官差,領頭官差手裡提叮叮噹噹的鐐銬,隊伍中間抬一頂藍布四人小轎。
沿途百姓指指點點。
“又有官員犯事,拘到大理寺受審。朝廷優待士大夫,未定罪前留三分體面,用轎子把人請去。但你看前後的官差都緊盯轎子,鐐銬時刻準備著。涉案官員敢逃跑的話,當眾上鐐,那就難看得很了……”
“原來如此,您見識真廣。”應小滿恍然謝過熱心指點的京城百姓。
出言指點的人笑道,“小娘子新來京城的罷?多待幾年,人人都曉得。就在去年秋冬,朝廷才出了好大一起官司,牽扯進幾十位官員,這條街天天有官差押著一長溜藍布小轎入大理寺受審……”
京官犯事應小滿管不著,她只盯大理寺的狗。
兩條黑犬從遠處逐漸跑近,她放下饊子,把尚冒著熱氣的肉饅頭迎風掰開。
肉餡鮮香瀰漫。
趁著所有人視線都盯轎子的當兒,肉饅頭往路邊咕嚕嚕一丟。
兩條黑犬撒著歡兒沿著路邊飛跑,忽地原地一停,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