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第1/3 頁)
不管日子多麼艱難,過年依舊能掃去所有的煩愁,村裡瀰漫著過年的氣息,雖是沒有鞭炮火燭,但家家戶戶都大開戶口,把家裡收拾得乾乾靜靜,煥然一新。
連著三個大災年,到四個年頭,老天爺終於露出憐憫,開春就接連下了好幾場春雨。
都是在地裡刨食的,都知道春雨關係著一年的生計。春雨一下,懸掛在村民們心頭的烏雲散去,紛紛笑容滿面地開始播種。
日出日落,日子轉瞬即逝。
又一年秋收完畢,今年雨水足,收成足足比去年多了一半。公糧雖然還是交得多,但收成多,分到手裡的也多,日子到底是有了盼頭。
穆初夏今年六歲了,到了上學的年紀。
秋收一完,眼看著就要開學。當媽的張梅心底急得不行,為了上學這事兒,這幾天,她幾乎天天都會回一趟孃家,和孃家大哥二哥商量初夏上學的事兒。
張梅想送初夏去讀書,可這事又有些難辦,按村裡的習慣,女娃是不上學的。
閨女上學這事,肯定要經過經過穆庭治和趙老太同意才行。可大丫頭穆盼春就沒讀書,她如果冒然提出送初夏去讀書,那盼春心底會怎麼想?
趙老太同不同意暫且不知,但肯定會得罪大嫂一家。
張梅心底為難!
這晚,張梅心裡憋著事兒,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動靜太大,把旁邊的穆庭治驚動了。
&ldo;這麼晚了還不睡?&rdo;穆庭治翻了個身,迷迷糊糊地問了媳婦一句。
張梅見他醒了,便翻過身低低地道:&ldo;這馬上就要開學了,你說咱初夏能上學嗎?&ldo;
&ldo;怎麼想起這事兒了?&rdo;穆庭治聽了張梅的話,從睡意中清醒過來。
張梅忿忿地睨了他一眼,沒好氣地懟了一句:&ldo;你是不是當爸的,這可是關係到閨女一輩子的大事兒,你咋一點都不放在心上!&rdo;
穆庭治嘆氣道:&ldo;我也想閨女去讀書,可這事難辦,上頭的盼春就沒去讀書,咱們要提出送初夏去讀書,大哥他們會怎麼想?&rdo;
張梅:&ldo;我當然知道難辦,我這不正煩著,我大哥他們說了,要是娘不願意出錢送初夏去讀書,他們給出錢!&rdo;
如今這年歲,一學期的學費就要三塊錢。家裡孩子多,六個孩子一起上學,學費就得二十來塊錢,一年下來就是四十塊。如今穆福軍上初中,學費就五塊錢,還別提生活費。這七七八八加起來,這錢可就多了,一般人家還真出不起。
老穆家一年到頭,全家一起在地裡刨,到了年底也就只能掙上四百來塊錢,還要除去雜七雜八的費用,一年到頭,手裡就留不下幾個錢。
張梅這幾天跑回孃家就是為了商量這事兒,張家一大家子都很疼穆初夏。張梅話一提,張家那邊就放話,穆家要是不願意出那份錢,他們張家出。
可這事,不光是錢就能解決的。
這事還得讓張梅先開口提出來,要不然張家冒然上門說送要送外甥女去讀書,這不明晃晃打穆家臉嗎!
張梅先開了口,如果穆家拒絕了,張家才好上門再提。
穆庭治沉默了半晌,道:&ldo;這事你別管,改明兒我和娘說說看,看她怎麼說。娘這一年來這麼疼初夏,應該不會反對,大哥那裡應該也沒啥意見,主要是大嫂和盼春。這兒弄不好,就會在她們心裡起疙瘩,可得想個法子解決才行!&rdo;
穆庭治想法和張梅一樣,都想到了周衛紅和穆盼春身上。
&ldo;嗯,你去和娘說,大嫂那裡,我想來和她說。大嫂脾氣向來溫和,只要說開了,應該也不會往心裡去,只是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