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第1/2 頁)
女修,女修在紡織的時候空中飛來一隻玄鳥,玄鳥飛到女修面前的時候下了個蛋。女修把玄鳥蛋吃掉以後就懷孕了,懷孕以後她生了個兒子叫大業。大業的兒子叫大費,就是伯益。”1
“那個時候的部落實施的還是禪讓制,大禹就把大業選為繼承人。但是大業死得早,繼承人就從大業變成他兒子大費。提起大禹都知道,大禹治水必躬親,三過家門而不入。大費就是大禹治水的助手。”
“我前面為啥說秦非子養馬是有點血脈傳承的呢,是因為大費他不光會輔助治水,他還特會馴養鳥獸。那個時候會馴養鳥獸就是純純的大功一件。為了獎勵他馴養鳥獸的功勞,舜帝就把贏姓賜給了大費,還賜了他一個妻子。贏姓就是這麼來的。”
“先秦時期的姓和氏是兩個東西,姓呢一般是一個大型部落的集體標誌,是源流,而氏則是部落裡的分支。氏由姓來。打個比方,你的姓是1你的氏是2,別人可以叫你1x,也可以叫你2x,但是你以後也有可能變成3x或者4 x,因為姓不能變,但是氏是可以變的。”
“姓氏合一的說法要到秦漢時期。”
“以西周作為背景,這時候獲得氏的方法就有很多種了,以封邑或者住地啊官名啊職業啊什麼的,但是這些方法都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下,圍繞王室,你才可以這麼做,你是效力王室的技術人員,你才可以用職業為氏,你是高官,你才可以用官名,你是貴族,你才可以用封邑。”
“如果你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那你是沒有氏的,氏也可以看做區分身份的一種手段。”
“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緊密相連,立長不立賢,傳嫡不傳庶是宗法制的核心精神。宗法制分為大宗和小宗。按周天子和諸侯國的關係,周天子為大宗,諸侯國為小宗。而諸侯國與國內分封的卿大夫,則又是一個大宗與小宗的關係。但大宗只有一個,小宗則可以有無數個。”
“姓和氏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大小宗的關係。”
“贏姓底下有十四個氏,趙氏就是其中之一。”
“趙氏的始祖是造父,造父呢是周穆王手下的一個車伕。”
“周穆王就更不用說了,見西王母那個。多多少少大家都有點印象吧,周穆王外出遊玩尋歡的時候,手底下的一個諸侯國,徐國。意圖造反。”
“這裡提一嘴西周的制度,西周那個時候搞得是分封制。分封制就是把地啊人啊分給別人管理,這些分封出去的就叫諸侯國。諸侯國得幹嘛呢?首先就是然後每年按時給周王朝上貢納稅。完事就是大王給你下啥命令你都得聽從,大王要是出事了你得出兵保護大王。再一個就是你得守好分給你的地。人家只是分給你,不是送給你,你要是丟了那你肯定要擔責任。”
“好,再說回周穆王,徐國準備造周穆王的反,讓周穆王知道了。那周穆王肯定得急著趕回去啊,車伕造父就給他整了一輛車,這車可就厲害了,日行千里!就用了一天,就把周穆王從外頭給帶回鎬京平定了徐國的叛亂。”
“這不得是大功一件,周穆王就把趙城賜給造父,後續造父的族人就都稱作趙氏,也就是趙國的先祖。”
[你駕車來我養馬。]
[先祖還真是個個都身懷絕技。]
“大家都稱秦國國君是贏姓趙氏,主播這裡有一點不同的看法。往上追溯一點。”
“造父的爸爸是衡父,衡父的爸爸是孟增,孟增的爸爸是季勝,季勝的爸爸是蜚廉。蜚廉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惡來,小兒子是季勝。所以從蜚廉這裡開始,他的後輩就分了兩支。惡來的兒子是女防,女防的兒子是旁皋旁皋的兒子是太幾,太幾的兒子叫大駱。大駱的兒子就是秦非子了。”
“因為惡來當時效忠於紂王,武王伐紂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