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一字存千古,何求萬年身?(第1/3 頁)
春去秋來,花開花謝。
轉眼,又是二十年過去。
秦雲和小眉模樣上沒有什麼變化,但秦家每代人的容顏卻是一改再改。
曾經稚嫩的面孔,變得成熟、蒼老。
他們的身份,也一變再變。
從稚童到成年,從成年到為人父母,從為人父母再到垂垂老矣。
代代更迭,迴圈往復,自成輪迴!
而秦家儼然成為了名揚大漢的長生家族,族中活過百歲的老人,更是多不勝數。
相較於過去,蒼松院的經堂,也變得痕跡斑駁,充滿了歲月的滄桑感。
經堂就像是一個生命,歷經了誕生成長到衰老的過程。
自從身邊的小眉長大了,母親就沒有再養育新的後輩。
儘管,每年都有父母將自家孩子送過來,但最終母親都沒有接受。
蒼松院也因此,徹底少了年輕稚嫩的聲音。
彷彿一夜之間,這個鬱鬱蔥蔥鳥語花香的庭院,也變得蒼老了起來。
唯一熱鬧的,或許就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
父母都非常蒼老了,面板皺紋斑駁,頭髮花白、稀鬆,視力下降的厲害,連手腳都變得不靈便了。
父母不止一次說“老了,不中用了”,但秦雲和小眉每次提議給父母延壽的時候,父母又都笑著拒絕了。
在父母看來,每多活一天,那都是賺的。
眼睛雖然老花的厲害,但母親還是堅持誦經、做針線。
尤其是誦經,更是成為了母親每日必做的事。
在這一點之上,母親愈發的虔誠。
至於做針線,則是母親少有熱衷的一件事。
這一做就是數年,以至於秦家嫡系子孫,基本上都穿過母親做的小衣服。
而能穿上母親親手做的小衣服,那更是榮耀非常。
這不僅僅是身份的加持,母親做針線的手藝,也的確是出眾。
做的小衣服,非常的喜慶,小孩子都很喜歡。
而每每這個時候,母親都非常的滿足。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連帶著小眉也成了這一行的“專家”!
秦雲不止一次勸說母親不要做了,每次母親都笑笑不再言語,偶爾被秦雲嘮叨的沒法子了,也只得向秦雲保證,這是最後一件了。
但是。
母親的最後一件,總是一件又一件。
對此,秦雲也沒有太好的辦法,最終只能聽之任之。
相較於母親,父親的身體還要更差一些。
倒不是父親精神狀態不好,而是精神狀態太好。
自從父親找到了文字的樂趣後,就一門心思撲到了練字上面。
練字數年,父親於書法一道,造詣極深。
但是。
父親因為從未做成過什麼大事,一直都比較缺乏自信,人老了更是看透了名利。
練字,真就只是自娛自樂。
這些年寫過的作品,那也是從來都秘而不宣,父親是真的打心底覺得字寫得好有什麼了不起。
而這一切,都因為一位“小友”的到來發生了改變。
那位小友年紀也有六十多了,告老還鄉,榮歸故里。
在看到父親的字之後,立刻驚為天人。
一傳十,十傳百。
關於父親的字,那更是徹底在文人墨客之中傳開。
用“一字難求”來形容,更是絲毫不誇張。
因為臨帖練字的人過多,現如今薊城的紙張都大幅漲價。
而父親也被書法愛好者們親切的稱呼為“秦太公”!
得悉自己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