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餘波已平大浪起(一)(第1/3 頁)
“管懋光,這人…”
朱載壡手中緊捏著那軍報,口中重複著這個觀海衛當中唯一倖存之人的名字。
他知道這個管懋光,又或者說後世的他,對於管懋光印象很是深刻,聽說此人在後來抗倭的時候,一拳就擊倒了被稱為勇悍絕倫之輩的麻葉,實在是武力值爆表的存在。
看來是要把他調到自己身邊了,自己身邊能當作貼身的侍衛不該只有那些個技勇太監。
而且之後前往福建,也需要能信得過的勇悍之輩來充當自己的親從護衛。
此刻的朱載壡自然不知道遠在浙江招兵的戚繼光,正在為太子到處召集貼身侍衛,並且已經找到了好幾個合適的人選。
他自己也一直在尋找著合適的人選,馬芳,劉顯等人自然是不可以的,因為他們都是大將之才,現在因為身處南方,並無戰事,所以可以暫時充當自己的護衛,但是朱載壡並不願意浪費他們的才華。
畢竟他們的光輝要在戰場上才能得以展現出來。
至於其他人,朱載壡之前一直沒能找到讓自己滿意的人選。
如今這個管懋光的出現,自然就成了他心目中的最佳人選,能在觀海衛,這樣的英雄部隊中當兵的,並且還能存活下來,再結合後世朱載壡對於他的瞭解,足以說明此人是忠勇之輩了。
想到這點的朱載壡,心中難免有些急躁,想要早些看到管懋光。
不過,朱載壡也知道他們應該還在路上,押送俘虜會將他們的速度降到最慢,所以想要見到他們還需要等上好幾天。
自己要做些什麼才好,朱載壡可不想要錯過這次收攏軍心的機會。
他所能想到的第一步,便是給那些死去將士們立功績碑。
而功績碑的材料,朱載壡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那有明以來最大的“爛尾工程”——陽山碑材。
這陽山碑材,又可以被稱作孝陵碑材,號稱當世天下第一碑,這碑若是能被自己做成烈士的功績碑,那可就太過震撼了。
明朝第三個皇帝,朱棣為他的父親,也就是開國皇帝太祖朱元璋修建神功聖德碑,好大喜功的朱棣,力求宏大,那碑體高度差不多在二十多丈高度,這是什麼概念。
身份證五六③⑦四三陸七伍
朱載壡若是沒記錯的話,後世那天安門外的那塊,也不過十丈,這陽山碑材單單高度就相等於兩塊了呀。
以當時的能力必然是沒有絲毫辦法移動它的,又或者說所需要的財力,人力將是難以想象的。
就算開鑿出來了,同時也想出來方法搬動它了,但是還要夯地基,立碑座,甚至豎立石碑,那這銀子必然像是淌水一般,嘩嘩往外流,自己這點抄家出來的銀子還不得全部砸在這碑的手裡。
因此,朱載壡只是想了一下,便立刻將這個選項從他的腦海中排除掉。
無他,燒錢,還很有可能不成功。
突然間,一陣風鈴聲傳入馬車,傳入朱載壡的耳邊。
對啊,大報恩寺琉璃寶塔,自己怎麼把這座塔忘記,這佛塔九層八面,內壁佈滿佛龕,自己完全可以把那佛龕全部砸了,都改成烈士紀念塔。
就在朱載壡在思索著改建佛塔的可行性,一道聲音傳來,是守在馬車外的技勇太監。
“殿下,港口那傳來訊息,有哨船來報,說是江防副總兵湯克寬所帶領的東渡船隊,從松江府入江,已經逐批進入揚子江江面了。”
“噢??”
首發:塔.讀小<說
朱載壡聽到這個訊息,當即眉頭一挑。
這湯克寬的東渡船隊,自己自然是沒有忘記的,但是海況複雜,這通訊又不像後世這般方便,自己根本無從知曉這船隊的具體返程時間,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