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蜀漢困境(第1/2 頁)
"主公,東吳大軍已經開始渡江!"探子匆匆入帳,向劉備報告最新軍情。劉備聞言,立即展開地圖檢視。根據探子的報告,呂蒙率領的東吳水軍已經在多處渡口同時發動,顯然是經過精心策劃的行動。
諸葛亮迅速分析道:"東吳此次行動,時機選擇得很巧妙。我軍剛經歷北伐失利,後方又遭天災,正是最虛弱的時候。"
法正補充道:"不僅如此,魏國也在漢中邊境調兵遣將。若東吳與魏國裡應外合,我軍將面臨嚴峻考驗。"
就在眾人商議對策時,又一個壞訊息傳來:荊州部分世家大族已經暗中投靠東吳,並開始在當地煽動民變。這些世家不僅掌握著大量糧草,還在地方上擁有巨大影響力。
"情況比我們想象的更糟。"李銘皺眉道,"東吳不僅有軍事優勢,還獲得了地方勢力的支援。若任其發展,荊州恐怕難保。"
諸葛亮沉聲道:"當務之急,要做三件事:其一,立即調集援軍支援荊州;其二,派人鎮壓叛亂,安撫民心;其三,設法切斷東吳與世家大族的聯絡。"
劉備點頭:"就依孔明之見。傳令下去,命黃忠、魏延二將即刻率軍增援荊州。同時派法正前往處理世家叛亂之事。"
然而,事情的發展遠比預料的複雜。東吳不僅在軍事上佔據優勢,還在政治、經濟等多個方面對蜀漢施壓。他們一面承諾給予投靠的世家優厚待遇,一面威脅抵抗者將付出慘重代價。
"末將建議立即處決叛變的世家首領,以儆效尤。"魏延主張採取強硬手段。
法正卻搖頭道:"不可。現在局勢微妙,若處決世家首領,只會激化矛盾,讓更多人倒向東吳。不如以懷柔為主,威懾為輔。"
正當眾人爭論不休時,關羽派來的緊急軍報讓局勢更加緊張:東吳水軍已經突破第一道防線,即將威脅荊州城。更糟的是,軍中有人開始動搖,認為不如投降東吳。
"必須立即派李銘前往荊州!"諸葛亮當機立斷,"以他的才智,或許能扭轉局勢。"
李銘領命後,連夜趕往荊州。然而等他抵達時,發現情況比想象的更加危急:東吳水軍不僅控制了主要渡口,還切斷了荊州與外界的聯絡。城中糧草補給已經出現困難,軍心開始浮動。
"關將軍,末將以為當務之急是穩定軍心。"李銘向關羽建議,"同時要設法打通補給線,確保城中儲備。"
關羽撫須嘆道:"糧草倒還不是最大的問題。最令我擔心的是,有人在暗中散佈流言,說朝廷已經放棄荊州,讓將士們自求多福。"
李銘冷笑:"這必定是東吳的計謀。他們知道強攻難下,所以想從內部瓦解我軍。"
就在這時,斥候來報:魏國大軍已經開始南下,顯然是要配合東吳行動。這個訊息讓荊州軍民的恐慌情緒達到頂點。一些將領甚至開始私下商議,是否要勸關羽投降。
"絕不投降!"關羽震怒,"就算只剩我一人,也要與城共存亡!"
李銘卻提醒道:"將軍要冷靜。現在最重要的是安撫軍心,同時設法打破東吳的包圍。末將建議,可以佯裝與東吳談判,暗中則積極備戰。"
關羽採納了這個建議。他一面派人與東吳使者接觸,表示願意談判;一面秘密加強防務,組織精銳突擊隊,準備在適當時機反擊。
與此同時,李銘也沒有閒著。他暗中聯絡那些動搖的將領,既曉以利害,又許以重利,總算穩住了一些人心。同時,他還派人散佈訊息說援軍即將到達,以提振軍心。
然而,形勢依然岌岌可危。東吳水軍已經完全封鎖了長江水道,荊州城中的糧草儲備正在迅速減少。更令人擔憂的是,城中已經出現了哄抬物價、趁機打劫的情況。
"必須立即控制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