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地震 三(第1/2 頁)
一路上,餘震時不時地擾動著大地,但他們沒有絲毫退縮。遇到道路被阻斷的地方,眾人齊心協力,用手中的工具清理著石塊與瓦礫。青壯們在前面奮力挖掘,老幼們在後面傳遞著工具,那場面令人動容。
人們回到縣城的街區,眼前的景象讓人心碎。曾經熟悉的家園已淪為一片廢墟,殘垣斷壁在黯淡的月光下顯得格外淒涼。但他們沒有時間悲痛,迅速按照之前的安排展開救援。他們呼喊著親人的名字,聲音中帶著顫抖與期待。
“娃他娘,你在哪兒?”
“爹,你能聽到我說話嗎?”
"……"
每一聲呼喊聲都飽含著無盡的牽掛。
在一處倒塌的房屋前,幾個青壯正奮力搬開沉重的房梁。他們的額頭青筋暴起,汗水溼透了衣衫,卻全然不顧。終於,在眾人的努力下,一名被困的老人被成功救出。老人已是淚流滿面,他緊緊握著救援者的手,嘴唇顫抖著說不出話來。
而在另一個角落,婦女們正細心地為傷者包紮傷口。她們用僅有的布條和簡易的醫療用品,儘可能地減輕傷者的痛苦。一位大嫂一邊為傷者處理傷口,一邊輕聲安慰:“別怕,有我們在,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被困者被解救出來。人們將傷者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由識字的人員負責簡單的醫護安排。那些被救出來的人們,眼中滿是劫後餘生的慶幸與對救援者的感激。
夜越來越深,可救援工作仍在緊張地進行著。周衝帶著一部分人穿梭於各個救援點。他的身影成為了這個夜晚人們心中的一座燈塔,給予大家無盡的力量與勇氣。儘管疲憊不堪,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在黎明到來之前,為這片受災的土地帶來更多的生機與希望。
忙碌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逝,轉眼間,天邊泛起了魚肚白。人們從廢墟中救出不少傷者,迅速用板車將他們拉到營地展開救治。而當遇到不幸遇難的往生者時,人們也會懷著敬重之心默默將遺體搬離廢墟,等待他們的親人前去辨認。
周衝一直忙碌到天光大亮,才草草喝下一碗粥,便躺到全地形車的後座上,開始運轉長壽經,期望能快速恢復精力,以應對接下來未知的重重困難。
昨晚電影開場之際,他在當地臨時僱傭的管事馬勳華,送來了各個饅頭派發點的消耗資料。雖說資料或許會存在些許偏差,但大體上還是較為準確的。
當時的統計結果顯示,已經領取饅頭的人數大約超過了六萬二千人,仍在排隊等待領取食物的人數也有數千之多,若加上還在趕來路上的民眾,總數可能會超過七萬。
當地總人口約十二萬左右,居住在縣城裡的不足兩萬,剩下約十萬人居住在郊區。此次地震究竟會讓多少家庭支離破碎、多少民眾深陷苦難,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一直忙到下午四點多,縣城裡已有兩千多人成功獲救,然而死亡人數也達到了一千七百二十六人,大約佔地震發生前縣裡居民的十分之一,另有十來人失蹤,他們生還的希望極為渺茫。這其中也包括當地的縣太爺一家。
縣裡受傷民眾數量太多,而所有大夫加上獸醫也不過十來號人,因此很多傷患得不到及時的救治。於是周衝安排人手,對眾多災民的傷情按輕重緩急進行了區分。
對於輕傷的災民直接給藥,安排他們自己處理傷處,對於需要急救的,則馬上安排人手救治。如此一番安排,仍是解決不了大夫不足的情況,於是周衝找了一批機靈的青年,當場教他們外傷急救知識,才解決了人手不足的問題。
這些人當中有不少後來都成了赤腳大夫。雖說這些人剛學一些戰場急救的手段,初始自然是手忙腳亂的,但奈何練手物件太多,沒用太久的時間,這些人都成了熟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