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造紙與印刷後續(第2/3 頁)
宋的大街小巷,
百姓們談及秦禾苗,無不豎起大拇指,臉上滿是欽佩與感激之情。
集市上,一位賣貨的大叔拿起一張潔白的紙張,展示給周圍的人看,
笑著說道:“瞧瞧這紙,又白又薄,還特別結實。
以前用的那種黃紙,跟這個比起來,簡直差太遠啦!這可都多虧了秦將軍啊!”
眾人紛紛點頭,
你一言我一語地附和著。
“是啊,以前家裡孩子讀書,買本書可費錢了,那黃紙印的書又貴又不好看。
現在可不一樣咯,秦將軍造出來新紙和印刷術,
讓書的價格便宜了好多,咱們普通人家也能買得起書!”
一位婦人抱著剛給孩子買的啟蒙讀物,滿臉欣慰地說道。
而在學府和書院裡,
學子們對秦禾苗的感激更是溢於言表。
一位家境貧寒的書生激動地說:“從前,我為了買一本心儀的書籍,常常要節衣縮食好久,有時候實在湊不齊錢,只能眼巴巴地看著。
現在好了,這些潔白紙張印刷出來的書,價格人人都能接受。
我終於能盡情地閱讀我想讀的書了,秦將軍真是我們讀書人的大恩人吶!”
另一位學子也接過話茬:“不僅如此,這些新書印刷得極為精美,字跡清晰,配圖生動,閱讀起來輕鬆又愉快。
以前那些泛黃的書,看著都費勁。
秦將軍的功德,讓我們在求知的道路上少了太多阻礙。”
無論是在繁華的都市,
還是偏遠的鄉村,
大宋的百姓和學子們都沉浸在這兩項技術帶來的福祉之中。
他們對秦禾苗的讚賞,如同春風般吹遍了大宋的每一個角落,
秦禾苗的名字,也深深地刻在了每一個人的心中,
成為人們口中傳頌的傳奇人物。
而這兩項神奇技藝,如同長了翅膀一般,
迅速越過國界,
在周邊鄰國引發了一場強烈的震動。
訊息最先傳至緊鄰大宋的西梁國。
西梁朝堂之上,大臣們傳閱著從大宋輾轉而來的精美書籍,
看著那潔白如雪的紙張、色彩斑斕且栩栩如生的插圖,無不目瞪口呆。
一位老臣雙手捧著書籍,
顫聲道:“陛下,這大宋國的造紙術和印刷術簡直神乎其技!
如此精美的書籍,若在我西梁普及,定能大大提升我朝的文化底蘊。”
西梁國皇帝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
既有對先進技術的渴望,又暗藏著別樣的心思。
與此同時,在與大宋隔江相望的南蠻國,皇宮內也炸開了鍋。
皇帝召集一眾大臣商議對策,
一位大臣進言:“陛下,大宋近年來奇技淫巧不斷湧現,先是水泥、玻璃鏡子,如今又有這造紙術和印刷術。
這些東西若能為我所用,我南蠻定能國力大增,稱霸一方。
依臣之見,咱們可先派使者探尋大宋的虛實,再做定奪。”
南蠻皇帝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而在遙遠的北境,
貴族們對來自大宋的紙張和印刷品愛不釋手。
他們紛紛以擁有大宋的書籍和精美的印刷畫作為榮,在各種宴會上炫耀。
北境皇帝看著國內這股“大宋熱”,
心中頗為憂慮:“大宋的這些技術,已經讓我北境百姓心生嚮往。
長此以往,恐生變故。
我們必須想個辦法,要麼將這些技術據為己有,要麼……”他眼中閃過一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