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五十二章 默契(第2/2 頁)
與大夏本土城市合作建設智慧城市的前提,是我們雙方有多年合作的優秀成績,並且我們早就得到了大夏官方和科學界的認可,有了許可權和基礎,才能夠有進一步的合作。
當前我們九州科技在全球市場,雖然有很多城市都在尋求與我們進行智慧城市專案合作,但是這些城市都各有所求,不是想要我們九州科技在城市發展重要專案,就是想要依靠智慧城市合作,更進一步捆綁我們。
雖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合作對一家跨國企業而言百利而無一害,但是對於我們九州科技而言,將優秀產業過多分散到全球各地,卻是百害而無一利。
全球最優秀的資源都在源源不斷的向大夏本土運輸,不論是礦石,又或者是精英工程師,我們不需要捨近求遠。
並且我們與大夏官方簽署的技術出口協議,也在限制我們的海外擴張經營,我們不可能讓境外其他城市擁有和蓉城市、燕京市、崑崙市同等的智慧城市系統,甚至就連技術有百分之五十以上同源都不行。
所以,我們在當前藍星的經營,暫時只能夠是如此規模和發展方向,輕易不能變動。”
畢竟這些助理,在自己身邊培訓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外派到其他專案部門,或是擔任管理層,或是從技術做起,一步步再次升遷上來,所以顧青對包括李瑩在內的這些位管理,並不會有太多隱瞞。
現在這種發展模式,已經是他和那位約定好的。
要是再擴大圈子,再激進一點,顧青認為也應該有對應的許可,才能夠進行下一步行動,否則極容易與大夏官方產生間隙。
破鏡難重圓,更何況是與大夏官方的默契與互信,更加不能夠馬虎半點。
助理們聞言,仍然目露思索。
而在西南發射中心的媒體記者採訪拍攝場地,一群來自全球各地的媒體攝影師們,還在做著“日常工作”,甚至因為常駐這邊,他們之間已經有了些許友誼。
“今天的拍攝工作結束之後,咱們去老酒館喝一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