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元佑二年(第3/4 頁)
必須永遠都有一個胡蘿蔔在前面吊著。
而進了宮,家族有人在後宮中,那些大臣和皇帝下意識就是一邊的,因為心裡還有更大的謀算,為了所謂的從龍之功,幾十年都能沉的住氣,甘願被驅使。
先帝之前就是這樣做的,張太后不傻,而且還能看的明明白白。
今晚也搭了戲臺,上面的大戲也開場了,而張太后今天卻不是那麼能聽的進去。
齊姣對張太后心裡的糾結不說是非常瞭解,但還是有所猜測的,所以才會這麼積極地去慈寧宮,在太后面前表演自己對皇帝的真心,儘可能地表演自己的無害。
在本人面前都沒演的這麼厲害。
張太后不能說是個壞人,但也絕對不是好人。
是好人就當不上太后,不遠,先帝的那些太妃還沒死,對那些手下敗將來說,太后更不是什麼好人。
齊姣也不敢說自己真的能斗的過太后,浸染宮闈幾十年,安安穩穩地坐著鳳位,其手段,現在的她還應對不過來。
只能說是看在孩子們的臉上,不會對她下死手。
現在太后可能只是這麼一想,但如果下一次還沒秀女進宮的話,手段可能就不會這麼溫和了。
站的立場不一樣,有矛盾是理所當然的事。
齊姣最近重心傾斜在宮權上也是這個原因,不要求別的,要是真到了魚死網破的那天,至少能保全自己。
太后能忍這幾年,是因為不想給皇帝添麻煩,不想讓他煩心,畢竟皇帝初掌權。
這一點齊姣自始至終都知道,以前,她和太后之間可能有點感情,那也只是主僕情,也抵不過人家的母子情,自己的位置要擺的正。
對齊姣來說,這個年過得也不算是順心,有個太后在,她還是需要提心吊膽,需要偽裝。
這也不是僅僅因為太后,別看現在段惟和對她好像也能算的上寵愛。
等他當皇帝當久了,孩子們長大,多疑的毛病也起來了,她又容貌老去,對他來說,可能也不再是從前的模樣。
人心易變,這是千古都適用的道理。
特別是皇帝,越到晚年,疑心病越重,這是歷史的教訓。
正月一,皇帝開筆後,送了不少福字下去,華陽宮的沒少過。
注意力都放在兩日後,那是長平和長寧的生辰,小孩子過生辰,倒不用大肆張揚,但週歲龍鳳胎要抓周,這就是天大的事了。
兩孩子一出生就取了名,上了玉碟,最主要的就只剩抓周。
皇帝還特意辦在了太和殿,地方夠大夠寬敞,也能看的出來,皇帝對龍鳳胎的看重。
抓周那日,可謂是熱鬧非凡。
齊姣是越來越理解,為什麼她明明裝的還挺好,也沒露餡,太后還是對她起了防備心。
這不是因為她這個人,而是她身上其他的東西。
到高處,就不止是一個單純的人了,身不由己。
皇帝對龍鳳胎是肉眼可見的重視,或者說是對華陽宮的幾個孩子,她又沒母家,很像是那種腦子發昏,被鼓動著造反的角色。
也是慶幸她沒有母家,不然,就真的變成跟防賊一樣了。
還是一顆巨大的絆腳石,她在,皇帝就看不到別人。
現如今,也只能是踏踏實實的,一步步走,堅持到最後的,才能是真正的勝利者,沒有成功,就不能懈怠。
她現在力量還是小了些,本來有那麼一點點怠慢的事業心又起來了,距離退休還晚的很,還是需要繼續奮鬥。
到那日,齊姣說是眾星拱月都不為過,人人都想和這位盛寵的貴妃說上一句話。
給貴妃遞牌子,貴妃一般是不接的,進不了宮,能搭上話的也就是這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