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順勢而為:趨勢是你的朋友,永遠不要和趨勢作對(第2/5 頁)
此時,市場情緒樂觀,資金充裕,企業融資成本也相對較低,有利於擴大生產和業務拓展。
而在熊市中逆勢操作,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去試圖拉動股價。比如一些機構投資者在熊市中試圖抄底,但由於市場趨勢向下,資金不斷被套牢,最終不得不割肉離場,損失慘重。同時,逆勢操作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分析市場,但往往事半功倍。
機會成本也是不容忽視的。在熊市中逆勢操作,可能會錯過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比如在科技股崛起的趨勢下,如果投資者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傳統行業的逆勢操作中,就會錯過科技股帶來的豐厚回報。
3. 增強信心與動力
當人們處於趨勢之中時,周圍環境以及自身的發展往往是正向反饋的,這會進一步增強信心和動力。例如在電商崛起的趨勢下,眾多電商從業者看到業務量的不斷增長、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會更加堅定地投入到電商事業中,積極拓展業務。
阿里巴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電商行業蓬勃發展的趨勢下,阿里巴巴不斷創新和拓展業務,從最初的 b2b 平臺發展成為涵蓋電商、金融、物流、雲端計算等多個領域的綜合性企業。員工們在公司業績不斷增長、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的激勵下,充滿信心和動力,為公司的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三、與趨勢作對的後果
1. 財務損失
在投資市場中,這一點體現得最為明顯。如在房地產市場下行趨勢已經確立的情況下,仍然有投資者大量囤積房產,期待價格再次上漲,結果面臨資產大幅縮水,資金被套牢。
曾經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後,房價暴跌,許多投資者堅信房價會反彈,逆勢買入房產。但事與願違,房價持續下跌,這些投資者不僅資產大幅縮水,還揹負了沉重的債務,多年難以翻身。
在股市中,與趨勢作對同樣會帶來巨大的財務損失。例如在 2000 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前夕,一些投資者不顧市場過熱、估值過高的風險,繼續追高買入科技股。當泡沫破裂時,股價暴跌,投資者損失慘重。
2. 機會錯失
當執著於與趨勢作對時,會錯過大量其他順應趨勢的機會。例如在智慧手機已經成為主流趨勢時,一些手機廠商還在堅持生產傳統功能手機,結果不但自己的業務難以拓展,還錯過了智慧手機發展浪潮中軟體、服務等一系列衍生機會。
諾基亞就是一個令人惋惜的例子。曾經的手機行業霸主,在智慧手機崛起的趨勢下,未能及時調整戰略,仍然堅守塞班系統,忽視了安卓和 ioS 系統的發展。最終,諾基亞在手機市場的份額急劇下降,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也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
3. 心理壓力
持續與趨勢對抗會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就像在股市中逆勢操作的投資者,看著賬戶不斷縮水,市場輿論也不看好,內心會承受巨大的焦慮、恐懼、後悔等情緒,甚至可能影響到個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狀態。
這種心理壓力不僅會影響投資決策,還可能導致投資者在錯誤的時間做出錯誤的決策,進一步加劇損失。長期處於這種壓力下,投資者的信心會受到嚴重打擊,甚至可能從此退出投資市場。
四、如何識別趨勢
1. 宏觀分析
關注全球經濟形勢、國家政策導向、行業發展動態等是識別趨勢的重要途徑。
全球經濟形勢對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金融市場有著深遠的影響。例如,2020 年爆發的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各國股市大幅下跌。但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經濟逐漸復甦,股市也迎來了反彈。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全球經濟的復甦程序、貿易關係的變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