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裁員沒裁成,但二大隊的監舍確被成功引爆,高牆夷為平地。劉鵬舉親率場處以上幹部二十多人在監舍的原址上栽種了近三百多株落葉松的幼苗。旁邊有人提議是不是該給這片樹林起個名,就叫自新林。劉鵬舉沒同意,說:不用,自然最好。
農場通訊員為此寫了一篇名叫《大地留白》的文章,發表在場報上,很快引起巨大反響。
全場機關學校以及各直屬連隊紛紛開展行動,整治環境,退耕還林。人們不再亂扔廢品垃圾,農場環境有了很大改觀。
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單說這一天的早晨,楊大剛帶著幾個棒小夥開著帶拖掛的輪式拖拉機停在了蘇里家門前。這個時候,生產科長王巖也坐著綠色吉普車帶著幾名年輕部下到了,幾個人下車就往蘇里家院裡走。大剛等人在後面跟著進去。
院子裡,應九娘和蘇英倫正一樣一樣地往院子裡抱一些被褥衣服之類的東西,倆個人忙得滿頭大汗。
王巖手下的人一進來就搶過九娘懷裡的東西,爭先恐後地往拖拉機的槽幫裡放。大剛帶來的幾個小夥子也動起手來,把該拿的和不該拿的都往車裡放,急得九娘大喊這個不用搬,那個也不用動……
這分明是在搬家。沒錯,經過半個月的思想鬥爭,九娘想通了,趁女兒英倫在家,索性就把自己和王巖的事定死算了,省得女兒回城之後再掂記。九娘這邊一鬆口,王巖那裡很快就在場部家屬樓裡申請了一套兩居室的樓房,差人粉刷一新。等味放的差不多了,英倫又從王寶生傢俱廠定了新式樣的三套櫃子和兩張雙人床。寶生髮話叫工人加班加點,三天之內務必把傢俱打出來。等樓上的兩居室都歸置好了,董欣買來的百合花也正好全部開放,滿屋香氣撲鼻,搬家的日子也就到了。幸虧王巖動手早,他剛搬進樓房不久,興凱湖的大批幹部家屬就到了,場裡唯一的五棟居民樓成了香餑餑,誰都想住進去。到那時王巖既便能爭取過來住房,恐怕也逃不過一場口舌之爭。
車裝到一半的時候,蓮花來了,拉著九孃的手又說又笑的。跟著,大剛媳婦*和農工排的婦女們也都來看九娘,想最後送她們一程。再接著,八連的連長和指導員以及衛生員李敏也都來了,緊隨其後的是趙翠娥孫就業,李排長夫婦,長貴兩口子,辟穀以後病好了大半的二柱子和兒子張淼,高滿囤媳婦和三個兒子……大家圍著九娘和屋裡炕頭上端坐的蘇里娘說說笑笑,依依不捨,有好幾名婦女拉著九孃的手哭,惹得大夥心裡都不是個滋味。
楊大剛發動著拖拉機,九娘英倫蘇里娘坐進王巖的吉普車裡,揮淚向院門口的父老鄉親告別,向她們住了二十多年的茅坯房告別……
蘇里的房子空了沒多久,一個從興凱湖來的張姓幹部被安置住了進去,他們一家四口在那一共呆了七年,直到回京。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十六章 馬曉勇和楊依依(5)
考慮到蘇里娘年歲大了,腿腳不利落,王巖特意選了一個一層住。說一樓除了亂點,但出門方便,還能接地氣,對老太太身體好。蘇里娘做夢也沒想到,老了老了還能住回樓房。洗澡上廁所都不用出門,做飯也不用燒柴禾了,用那個叫啥煤氣罐,一點火就著,可省事了,還乾淨。又聽說王巖退休以後還能回北京,蘇里娘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心裡話我可得好好活著,將來去北京看看天安門到底是啥樣?應九娘今年四十五歲,又是個家屬,牽扯不到退休不退休的,搬到樓房以後每天在家買菜做飯洗衣服收拾屋子伺候老人,忙裡偷閒還給王巖織毛衣,一天也過得十分充實。王巖參加革命時間早,是正兒巴經的十三級幹部,享受的是縣處級待遇。計劃經濟那會兒,坐火車能不能買臥鋪,能不能買軟臥,出差是否能坐飛機,住什麼級別的招待所,這些都有嚴格規定,主要看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