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遷都(第2/2 頁)
張嫣此時已經三十多歲,但依舊美貌無雙,天姿國色。一身華彩鳳冠服,緩步來到朝上,眾臣趕忙跪地向張嫣行禮:“拜見懿安皇后”
崇楨這時也離開龍椅,下了朝臺,來到張嫣近前,躬身行禮:“拜見皇嫂,是何事驚動皇嫂?有事差人來說一句便是。”
張嫣身形稍轉,雙手疊在腰間,同時避開崇楨的行禮,只說了句“不敢當皇帝這一大禮。“
“今日來是向皇帝請旨的”
“皇嫂何來請旨一說,有什麼事朕照辦就是”
張嫣也不接崇楨的話:“今日只求你一道旨意,將我埋入昌平你兄天啟皇帝墓中便可。”
“皇嫂說笑了,百年之後,自然會與皇兄同處,可如今皇嫂康健,今日如何說得”
“今日不來說,何日來說?”轉瞬間張嫣就顯示出六宮之主的氣勢,一國之母的威嚴。
這時的張嫣,面帶慍色,抬玉指一點,指著崇楨說道:“你都要遷都了,難道我將來要去南京向你請旨嗎?到時這京城怕早就是反賊和韃子的地盤了,我與你皇兄如何相聚?不如在今日一了百了算了”!
崇楨聽完,滿臉羞愧,自己哥哥天啟皇帝的陵墓就在昌平,如今自己說好聽的叫遷都,實際上就逃跑,如何對得起傳位於自己的哥哥。
我們的崇楨皇帝每每在關鍵時刻,就犯了舉棋不定,耳朵根子軟的毛病,被人三言兩語就改變了主意。由於心中的愧疚,崇楨放棄了自己與大臣們商定的事情。
對著張嫣 正色說道:“皇嫂勿要聽信傳言,遷都之事,絕無可能,天子守國門,皇嫂放心就是。”
得到了崇楨的保證,張嫣達到了目的,也給了崇楨一個臺階:“那一定我道聽途說,聽岔了,錯怪皇帝你了,即然如此,就不打擾你們商議國事了”,說完轉身離去。
“恭送懿安皇后,”不少大臣望著張嫣綽約身姿,久久不能自拔,腦中遷都的大事都被張嫣傾城容貌佔據,這群老色胚。
大臣們見崇楨改變了主意,也都知道被張嫣這麼一鬧,難再回轉了。
“散了吧”,崇楨皇帝無力的揮了一下手,示意大臣們可以走了。
一件事情本來是好事,一但沒做好,就容易變成壞事,所以人做事,最忌諱“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也就今天我們常說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遷都如此大的事,本來就已經攪動整個大明朝堂,可如今又隨意停止,對國家大事如此兒戲的君臣組合,也是難得一見。
下朝的大臣們三三兩兩的走到了一起,三五好友去商量著把家產變賣,換成金銀,從通州上船,運往江南。
北京的房價就一路狂跌。(這是我們當代人多好的願望)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