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論功行賞(第1/3 頁)
武植聞言,臉上展露出笑意,旋即帶著幾人一同回到了止戈院的大堂內。同時通知院內的官員及各個教習前來議事。
待止戈院的官員以及各系教習齊聚於大堂之後,武植便開始就止戈院後續的教學規劃進行了部署。
“諸位,從今往後,這止戈院將成為我西北軍常設的武學機構,並設立“武學院長”這一職位,由本帥擔任。”
“此外,還將設立副院長之職,以及下屬的司業、監丞,還有各專業教習等職務。本帥會從軍中選拔賢能之士來擔任,共同為我大宋軍隊的人才培養貢獻力量。望諸位知悉且用心為之!”
下方止戈院內的眾多教習及官吏,聽聞武植這番話,皆面露激動之色。倘若這止戈院成為朝廷常設機構,那他們便屬於大宋官僚體系的一員,往後便能有品級了。
“此後止戈院的學子招收範圍將不再僅限於西北諸路的將士。還會從大宋境內民間進行招收,不過需要經過考核,畢竟兵不在多而在精,每屆人數不超過 1000人。並且止戈院內的學子必須學滿三年,才能夠被分配到軍隊中任職。”
“謹遵大帥之令。”下方,止戈院內的眾多官員以及教習紛紛抱拳領命。
至於止戈院副院長的職位,武植讓宗澤擔任。自己雖擔任院長之職,然而一月之後便需返回朝廷任職,如此一來,日後便再難有充裕的時間去處理止戈院內繁雜眾多的事務了。
但武植也向止戈院內的眾人宣佈,從今往後,每年學子畢業之際,無論事務如何繁忙,他都定會親自趕赴西北,來到止戈院主持畢業相關事宜。
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武植帶著种師道、宗澤、劉仲武、盧俊義、武松等六路之內的高階將領,對陝西六路境內的眾多軍隊進行重組。
陝西六路之中軍隊繁雜,總計有十多個番號。
為了利於今後的統一管理和精兵簡政,武植將永興軍路以及鄜延路兩路之中的清平軍、定邊軍、慶成軍、康定軍、保安軍等這幾支軍隊統一整合為一支軍隊。並命名為永興軍,總計五萬人,多餘的人員轉為各州府的衙役。
由林沖擔任永興軍都指揮使,駐紮在新組建的永興軍路區域。
將秦鳳路、熙河路、涇原路三路之中的鎮戎軍、德順軍、涇原軍、通遠軍、土番兵等幾支軍隊整合為一軍,命名為鎮西軍,總計五萬人。
由劉仲武擔任都指揮使,徐寧任副都指揮使,駐紮於新劃分的秦鳳路,主要負責抵禦吐蕃以及承擔今後的進攻事宜。
最後將環慶路內的保安軍、懷德軍,環慶軍等軍隊和關勝帶領的駐紮在西夏割讓給大宋的銀州、夏州、延州、宥州等地的一萬二千名龍衛右廂禁軍合併,並命名為靖邊軍,總計五萬,以關勝為都指揮使,魯智深為副都指揮使,駐紮在新劃定的靖邊路。
至於涇原路內种師道所率領的五萬種家軍,武植解除了种師道涇原路安撫使之職,讓他帶領五萬種家軍北上河北,駐紮於河北西路防禦遼國,同時改任种師道為河北西路安撫使。
此刻在整個陝西六路以及西夏境內的軍隊,僅有靖安軍、雄武軍、虎賁軍、永興軍、靖邊軍、鎮西軍六支軍隊,以及不在朝廷番號之列的錦衣衛。
而且其中的靖安軍以及雄武軍兩軍十萬人都駐留於西夏境內。因此整個陝西除去錦衣衛外,計劃駐有二十萬軍隊。相比起原來四十多萬的軍隊,大大減少。
歷經一個多月的奔波勞碌,眾人終於成功完成了陝西六路繁雜軍隊的重組事宜。
與此同時,錢昂、郭逢等一眾文臣也順利結束了對陝西六路的轉運司、提舉刑獄司、提舉常平司等關鍵行政部門的精細規劃與劃分工作。
至此,陝西六路的全體文臣武將紛紛齊聚於京兆府。因為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