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4/5 頁)
然就得撤了去,周府可沒有給姨娘院子設小廚房的理兒,再說,如今一個院子裡擠著兩位姨娘,哪還有地方再設小廚房的?!自然是撤了的好。
滿府的下人,都是眼明勢力的聰明人,往常林姨娘但凡一聲噴嚏,夫人、大奶奶一天都得過來看上好幾趟,三兩帖藥不見好轉,就得換大夫請太醫,盡著折騰,如今病成這樣,可一趟也沒見夫人、大奶奶來過,來來往往,也就是馬大夫一個大夫看著,如今天天早上熬了蓮子茶給夫人送過去的,換成越橘姨娘了,大奶奶跟越橘姨娘說起話來,更是滿面春風,爺對越橘姨娘,那叫一個和顏悅色
心怠事就怠,林姨娘這邊,漸漸有了諸多不便,每天的燕窩粥沒了,‘廚房說沒有姨娘喝燕窩粥的例,又不是二奶奶’,每天的飯菜也不合口味了,‘廚房說了,這是大廚房,都照著各人的口味做,多少錢夠吃的?就是二奶奶,也從沒挑過口味’,連茶葉,領的也是隔年的陳茶,‘連二奶奶也是領的這茶,二奶奶都沒說過半句!’
林姨娘惱怒的泣不成聲,遣了個婆子去和鄭大奶奶說,鄭大奶奶特特過來了一趟,和林姨娘說了一通家裡的艱難: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二爺愛個文房四寶,一個月光花在這上頭的銀子就不少,大爺前幾天還發狠,說不準二爺再買那些個澄泥硯、澄心紙的,什麼樣的紙不好用,非得用好幾兩銀子一張的澄心紙?還是我勸住了,二爺也就這麼點子愛好,難不成還要委屈了他?也不過就是咱們緊一緊,先緊著他們爺們用度罷了,前兒我嫂子帶著小侄子過來說話,那麼小的孩子,想點新鮮點心吃,我都沒敢白叫廚房送,現拿了五百個錢,讓人去置辦的,說起來,咱們這嫁妝,也就是貼補貼補這些,不至於委屈了自己,能有什麼法子?家裡如今是出得多進得少,也只能這麼省儉著,姨娘若想什麼吃的用的,就拿了銀子讓人另外接辦就是,別委屈了自己。”
鄭大奶奶站著夾七夾八的說了一通,就帶著眾丫頭婆子昂然回去了,林姨娘堵了這口氣,又沒法子出來,只好拉著周守信,哀哀痛哭。
18、別院
周守信惱恨的連摔了幾回廚房送過來的飯菜,碗碟一摔,廚房的婆子就跪下磕頭陪罪,照周守信的話換了飯菜來,可過後,還是那樣,最後還是越橘出面說了幾句,才算好些了,周守信垂頭喪氣,這個家,他其實誰也護不住,連他,也是要靠別人護著的。
出了正月,李燕語帶著小翎等四個丫頭啟程搬往城外抱朴庵旁邊的別院,沒想到的是,常嬤嬤竟求了鄒夫人,願意跟到城外別院去侍候二奶奶,鄒夫人長出了一口氣,立時答應了下來,畢竟是周家的媳婦,一個人住在城外,身邊若沒個可靠的嬤嬤看著,她也放不下心。
常嬤嬤又挑了三個願意跟過去的老成婆子,四個人分乘兩輛車,跟著一起去了城外別院。
一行十來輛車不緊不慢的走了兩三個時辰,小翎透過簾子縫往外張望著稟報道:
“二奶奶,象是到了。”
李燕語忙湊過去,透過簾子縫看出去,院子看起來不大,粉牆青瓦,下面半人高用虎皮石堆出紋樣,兩三級青磚臺階上,兩扇黑漆大門顯得有些暗淡,頂上一塊有些發烏的匾額,上面寫著‘聽松院’三個大字,配著周圍的古樹老藤,顯得幽靜古樸異常,李燕語極其滿意。
車子繞過大門,從邊門直駛進了二門影壁後,李燕語扶著小翎的手下了車,四五個看著不那麼聰明機敏的婆子早就垂手站在了影壁後,見李燕語下了車,忙跪倒在地,磕頭見著禮,李燕語忙笑著叫了起來:
“快起來,不必多禮,往後就多煩勞幾位嬤嬤了。”
小翎上前,一人遞了一個小荷包過去,幾個婆子忙伸手接了,滿臉笑容的曲膝道著謝,常嬤嬤看著幾個婆子收了荷包,才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