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宜貴太妃出宮(第1/3 頁)
第294章 宜貴太妃出宮
自從那次深入的談話結束之後,布林和便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儘自己所能給予太子妃更多的關懷與照顧。畢竟,她深知太子妃一路走來所經歷的種種不易,對於宮廷生活中的艱難困苦更是有著比旁人更為深刻的體悟。
或許在外人眼中,特別是家中的男人們看來,所謂的賢良淑德以及享受齊人之福乃是天經地義之事。然而,只有女人才真正懂得這背後需要付出多少情感與寶貴的時光作為代價。
世間又有哪一個女子生來便是溫婉賢惠的呢?更別提那些深愛著自己丈夫的女人了,又怎會心甘情願地容忍其他女子介入他們之間的感情呢?
這些女子之所以最終選擇默默忍受,原因大致可以歸結為兩個方面:其一,與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當下整個社會風氣便是如此,女子們被教導著要以柔順恭謙為美德,將丈夫視為家庭的中心;
其二,則是因為她們內心深處那份深沉而濃烈的愛意,使得她們甘願委曲求全,一切都以丈夫為重。
在近來相當長的一段日子裡,但凡布林和著手處理宮廷事務,無論事情大小,總會邀請太子妃一同參與其中。
而且,無論太子妃針對各項事宜發表何種看法或提出怎樣的建議,布林和都會毫不猶豫地點頭表示應允。
甚至有時,當太子妃靈機一動想出一些別出心裁且切實可行的絕妙主意時,布林和不僅會滿口稱讚,更是毫不吝嗇地對其大加褒揚。
她也不是藏著掖著的,太子妃這孩子確實優秀,弘曄的眼光真好,除了家世上比滿族老姓弱一些,其他的挑不出毛病。
這不,沒過多久,布林和的妯娌們的耳邊便到處都充斥著皇后娘娘對太子妃的稱讚之詞。
這些美談傳得可快啦,甚至連遠在喀爾喀的恪靖公主那裡,都收到了為數眾多誇讚太子妃的信件。
一時之間,整個京城上下無人不知曉皇后娘娘對現今這位太子妃那可是相當滿意呀!想當初,太子與太子妃剛剛成婚不久,皇后娘娘便力排眾議支援冊封之事;如今更是親自手把手地教導太子妃如何處理繁雜的宮務事宜。
如此種種舉動,無疑讓眾人看到了皇后娘娘對於太子妃的喜愛和重視程度。
然而,這樣一來,卻使得一些原本有意將自家女兒送進太子後院的人家打起了退堂鼓。
他們心裡尋思著:瞧瞧這情形,如果自己家的閨女當真入了太子府,成了其中一員,先不說婆婆是否會喜歡,光是主母那一關恐怕就不好過。
再加上若是得不到夫君的庇護,那往後的日子還能有個好嗎?畢竟,未嫁入皇家之前,可以憑藉著家世門第、名門望族之類的噱頭爭一爭。可一旦真正成為了太子爺的女人,尤其是作為一名妾室,所能依仗的也就只剩下那點兒寵愛以及主母的照應關懷。
都是從小接受正室教育的,所學所用也皆是大開大合之術,什麼時候需要放棄這些學習那些姬妾上不得檯面的玩意兒了?
若是最初太子妃已然確立下來,那倒也罷了,即便她身為漢人女子出身,其祖父張英貴為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位居正一品高位,眾人也未必會心生畏懼。畢竟哪家哪戶沒有一兩個位高權重的官員呢?然而事到如今,情況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先是傳聞四起,聲稱這太子妃乃是由太子親自選定之人,此訊息一出,便足以表明太子爺對這位未來的太子妃甚是滿意。
緊接著,又有傳言流出,說就連皇后娘娘對這位太子妃亦是讚賞有加、極為稱心如意。再加上太子妃的叔父曾是當年皇上的伴讀,如此一來,這一家人與皇室之間的關係可謂是緊密無間。
面對這般情形,那些企圖進入太子後院成為側妃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