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第1/3 頁)
現在想來,那也該是一次大規模的惡性流行病了。染病的有多少?死亡多少?留下後遺症的有多少?沒見過統計數字,想來不會少。許多年後,還能從一些人口裡聽到,誰誰誰得過腦膜炎,腦子不好使。誰誰誰的家人得腦膜炎死了。此類說法很多,由此可以判斷出來,當時的波及面,大約要比現在的非典大得多。奇怪的是,當時人們並不像現在這樣恐慌。
我想,大規模的社會恐慌,該有幾條要素。
形勢嚴峻,但是資訊透明,公信度很高,不會引起太大恐慌。就像打仗,知道敵人兵力多少,我們裝備如何,有什麼應對方法,上下一心,同仇敵愾。風聲鶴唳常常比雄兵百萬更可怕。
形勢很嚴峻,資訊完全封閉,許多人也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去了,哪怕全國染病的人成千上萬,一般人也只看見自己周圍的幾個。六十年代,能看到報紙的都不多,有單位的,也就隔三差五地聽讀報員念念社論什麼的。老百姓誰家訂了一份報紙,就很稀罕。便是在單位當了一個幹部,翻來翻去也就是三兩份地方和中央的黨報。後來文革批判那些革命意志消退的幹部,就說一張報紙一杯茶。那時的收音機也是稀罕物,除了嘟嘟報時之外,大都與報紙一樣,報紙登社論,收音機就播社論,報紙登&ldo;九評&rdo;,收音機就長篇大論地播&ldo;九評&rdo;。很長時間裡,收音機沒有短波,後來據說是為偏遠地區的人民能夠聽到黨中央的聲音,生產了一批帶短波的收音機,一般人就是有,也不敢撥動那個短波鍵。所以,那個時代真正是做到了輿論一律‐‐或者準確點說,社論一律。
真正的恐慌,是形勢嚴峻,資訊混亂,官方曖昧,民間又有了各種獲得資訊和發布資訊的能力。於是,人們的想像力就同恐慌一起瘋長起來。只是政府呢,還是那個老想法,這些添亂的事總是不說的好,多少年來的成功經驗都證明瞭這一點。三年饑荒,你要是四處去說餓死人了,那老百姓不都要去搶糧庫啊。可這一招此次不怎麼靈了,這些天,光是一天數十條手機簡訊,就會要人發瘋。就像有許多隱身人在你耳邊不斷說著,鬼來了。而真正知道鬼在哪裡鬼有多少的人卻在說,沒有鬼,我們這兒很安全。
出於自保,人們總是寧可信其有。於是,我們今天看見的潔白的口罩,其實是一個恐慌到來的訊號。
文章生動活潑,夾敘夾議,很好讀。一時間被許多網站轉去。
達摩在網路上是個名人,只要他的文章一出,轉載率點選率總是很高。就像那些當紅大腕演的影視劇,票房收視率總是很高一樣。只是達摩沒換來錢,只換來不少麻煩。
如焉51(1)
&ldo;非典&rdo;終於包不住了。
病毒這個東西,太不給人面子,不怕打壓也不受賄賂,自顧自一意孤行肆意妄為。開年以來,短短兩三個月時間,浩蕩北進,攪得大京都也搶起板藍根來。接著就開始搶購食油、大米、掛麵、方便食品直至礦泉水……商家狠狠賺了一大筆,將許多壓倉庫的陳年積貨都吐了出去。只是他們沒有料到,幾周之後,就開始了一個漫長的蕭條期,偌大的商場超市,每天都像打烊一樣冷冷清清。許多重要的國際活動被取消,許多出訪被拒絕,有的乾脆連使館簽證都暫停了。網上有文章驚呼,世界在封鎖中國。
終於,撤了開初說沒事的幾個人,以全民抗戰的狀態開始了新一輪的緊張。讓人想起了當年日寇在東三省蹂躪數年,關內一直就曖昧不明地猶豫著,是戰是和?是攻是守?是攘外還是安內?結果日本人不領情,一夜之間打進華北。情急之下這才掀起全民抗戰大潮。
梁晉生終於可以對茹嫣說點實情了。他這個主管衛生的副市長,其實早已是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