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建國大業(二)(第2/2 頁)
圖。
黃倫作為核心人物,向眾人提供了基本的思路框架,但將具體細則的制定工作分配給各個負責人,要求他們各司其職,認真完成後再交給他親自審閱把關。
而黃倫本人,則將精力集中在工業規劃和國防建設兩個關鍵領域。
在工業規劃方面,他有著雄心勃勃的計劃——要趕在歐洲工業革命之前,率先研發出紡織機和蒸汽機。
這不僅能夠為共和國的工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還能使其在全球範圍內佔據領先地位。
為此,他將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進行研究與試驗,不斷攻克技術難題。
在國防建設方面,黃倫首先著眼於建立起堅固的以防禦為主的城堡體系。
這些城堡將分佈在港口或海灣地區,佔據戰略要衝,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然而,僅僅依靠防禦是不夠的,後續還要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出超越當前世界水平的先進武器裝備。
透過強大的軍事力量,實現攻城略地、拓展疆域的目標,並採取以攻為守的策略,保障國家的安全和穩定。
緊接著便是一系列政策的落地生根、雷厲風行地執行以及因時制宜的調整。
每一項政策都猶如精密儀器中的關鍵部件,相互協同配合,推動著整個社會的發展程序。
而這背後,則是一個如龐然大物般的國家機器開始了有條不紊且高效有序的運轉。
各級部門如同一個個緊密相連的齒輪,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各部、各市的公務人員們則像是辛勤的蜜蜂,忙碌於各自的崗位之上,確保每項政策都能精準實施併發揮最大效能。
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鄉村,這個巨大的國家機器以其強大的組織力和執行力,將政策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引領著國家朝著既定目標穩步邁進。
……
經過長達近一年多的精心籌備與不懈努力,各項準備工作終於接近尾聲。
此時放眼望去,社會各界、各行各業以及國家各個部門的運轉都已經逐漸步入正軌,呈現出一片繁榮穩定的景象。
目睹這一切後,黃倫深感時機已然成熟,於是毅然決然地做出一個重大決策——舉辦一場規模空前、氣勢恢宏的開國大典!
他要藉此機會,向整個世界鄭重宣告:“南洋聯盟共和國”正式成立!
為了確保這個新生國家能夠迅速獲得周邊各國的認同與敬重,黃倫深知僅靠言語宣傳遠遠不夠。
因此,在這場意義非凡的開國典禮之上,他還特意安排了一場令人矚目的盛大閱兵儀式。邀請周邊國家的大使,前來觀禮。
屆時,整齊劃一的方陣將邁著矯健有力的步伐透過主席臺;各類先進武器裝備也會依次亮相,展示出強大的國防實力。
相信如此壯觀的場面定能震懾那些心懷不軌之人,讓他們不敢輕易對“南洋聯盟共和國”動歪心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