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南攻北取(第2/3 頁)
提出,能不能利用商隊的影響力,從江對岸的楚北和贛西吸納人口、再次組織大規模的人口遷移。
江北被鎮永軍打了個稀爛,周軍現在只能守著幾座大城,廣大的農村和山區已失去控制,正是從此地移民的大好時機。
而且楚南這幾年的發展已被周邊看在眼裡,現在就有不少的人想法攜家帶口地逃到楚南來。只是這樣自發性質的遷移,數量還是太少。
趙志偉想借用陸記最早的移民辦法,從周邊遷移至少二十萬的民眾來楚南,這事已在政務院透過,現在需要一支軍隊為此項行動提供安全保證。
“大哥,從江北移民,內河艦隊是主要的運力,我們陸軍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蘇浩聽明白了具體任務後,雖有些不太甘心,可總好過天天在軍營裡操練,動心之餘也狡猾地提出了條件。
“所以我說你得謝謝我啊,這次又是空軍、內河艦隊和陸軍一起行動,按說得是李進喜的艦隊當主角,這還是哥哥我為你爭取到總指揮的位置呢。因為不但是江北,贛西也是一個方向,得讓朝廷那幫孫子吐吐血,算是給哥哥我出口惡氣。”
從周邊吸納移民,政務院給了非常好的政策。移民將採用陸記生產隊的模式,在指定的區域內從事農耕和工商活動,所有的衣食住行都由政務院承擔。
,!
這種集體生產方式,陸少峰準備進一步推廣下去。開墾出來的土地,不會進行私有化,而是掌握在政務院手中。
楚南目前能開墾的土地,要比熟田和熟地都多,這就很大程度上緩解了社會矛盾。加上工商業的興起,從事農耕的人口會越來少,在工廠做工,只需一人工作便能養家餬口,遠比一年到頭在田地裡勞作划算。
“你可別小看這次行動,與正面戰場不同,這次的移民都是小規模多批次的。軍隊要分成一個連隊一個連隊單獨行動,很考驗各部之間的協調、合作,你可別把它當成純粹的護衛。”
李子強見蘇浩動了心,便開始講其中的困難。
軍隊分散後,很有可能受到對手的突襲。這就要求手中有數支能支援的機動部隊,其中複雜程度並不比一場戰役輕鬆多少。
跟即將展開的攻取林州一道,陸少峰將之稱為南攻北取戰略,是下半年鎮永軍最主要的軍事行動。
“老三,你這一招算是神來之筆,可謂是釜底抽薪。這樣等到行動結束,加上林州的人口,楚南的人口總數接近一百五十萬。再將南漢拿下的話,嘿嘿,事情大有可為啊。”
趙志偉說得沒錯,有了近三百萬的人口基數,在本時空是一箇中等國的實力。大周也不過是八百萬的人口總量,而大唐面積最廣,人口也才五百萬。
三百萬的人口,若是其中一成三十萬人口,轉化為產業工人,有初級的工業體系為依託,真正實力不是本時空以農耕為主的各國所能比的。這一步紮紮實實地走出後,才真正算得上有圖謀天下的資格。
蘇浩的心一經撩撥起來,便開始放心,這時膽子也大了,問道。
“大哥,你說我從贛西多弄上十萬八萬的移民過來行不行?還有江北,這次已被霍霍得差不多了,我估計周軍見到我們馬上跑得比什麼都快,要不我加把勁,也多弄得過來。只要運力沒問題,人都不是個事。”
“老三,我覺得小浩說得不錯,既然做了,不妨做得徹底一些。楚北、楚南本來就是一體的,將楚北的移民就近安置到陽州就行。前幾年陽州人口損失不少,多個十萬八萬的也能安置,還可以從中選拔出來充實到軍隊中。”
李子強時刻不忘擴軍的事情,想著多移民十幾萬,就能從中徵到近一萬的軍士。
“整個楚南也就一百多萬人,一下子增加太多,就怕地方上吃不消啊。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