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出行(五)(第2/3 頁)
李冒就享受不了這個額外的待遇,但要出使金陵,政務院還是給他帶上了一個連近二百人的衛隊出發,加上內河艦隊的隨船武裝力量,也是一支五艘戰船的武裝力量。
兩天後,李冒就從水路開向金陵,而陸少峰也結束了在潭州的行程,他的下一站是陽州。同樣是走水路,不過隨陸少峰出行的船隊要龐大了許多。
從潭州碼頭起程時,江面上的船隻有二十多艘,其中二十艘由蘇浩帶隊,自陽州順江而下去金陵。這二十艘大船,有十艘是戰船,四艘是補給船,滿載著蒸汽機用的煤炭和一些補給物資。
另外六艘則是商船,不能走空是趙志偉的原則。現在楚南的商業都從大唐境內撤了回來,這次就是用戰船為商隊重啟商貿的依仗。
“潭州碼頭還是有些小了,只是二十多艘船,江面就有些擺不開來。”
登船後,二十多艘蒸汽機輪船相繼開動,遠遠地望去,江面被漂浮的濃煙覆蓋,陸少峰很有些無語。蒸汽機輪船還代表著本時代的最高成就,他想著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以新型的燃氣輪機為動力的輪船行駛在大江大洋。
,!
“首長,陽州的軍用港口建好後,會比潭州碼頭大上十數倍。到時五百噸的船隻都可以停靠,還規劃了一個千噸級的專用碼頭。”
跟蘇浩一起陪著的李進喜出言說道,他是專程從陽州趕來。現在正進行的江北移民,由他在陽州坐鎮指揮。
內河艦隊將主港設在了陽州,僅在那裡就駐紮了五十多艘戰船。
“進喜,陽州港是我們內河艦隊的主要基地,你作為艦隊的指揮官應該清楚其中的重要意義,平時的訓練要到位,要讓戰士們經得起風浪的考驗。以後到了海上,河面湖面的風浪就是小兒科了,我們要從現在開始,有意識地把內河艦隊當海軍來訓練。”
陽州靠近大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優勢,在陽州邊的大湖是本時空的第二大內湖,湖面總面積達三千多平方公里。
每年的五六月到八九月之間,大湖水面,煙波浩渺地一望無際,非常有利於艦隊的操演。陸少峰要將內河艦隊當海軍來操演,這時給李進喜打起了預防針。
“首長,我有一個建議,能不能將艦隊地船隻,順著大江一直前出到出海口,也讓戰士們見識一下真正的大海,在內湖裡練不出真正的海軍啊。”
李進喜也沒有見過大海,讓他按海軍的要求去操練艦隊,實在是有些難為他。
“現在艦隊的船隻還是太小了,就是在近海,碰到了大風大浪也經不起幾下折騰。先等一等,等五百噸的大船下水了,不用你說,老二也會安排你們去試試水的。”
陸少峰悠悠地充滿了想象,又問道。
“進喜,我從書上看到,以前在江面上作戰,為了封鎖江面,會在江面上拉起幾排鐵鏈,有沒有這樣的戰例?”
陸少峰突然想起鐵鏈鎖大江的故事來,他不懂軍事,覺得這樣操作的可能性似乎不大,才好奇地有此一問。
“區域性的封鎖還是有的,不過這個手段只能對帆船或人力划動的小船有點作用,我們還特意演習過如何應對這樣的戰法。在我們的蒸汽機輪船面前,區區的幾條鐵索攔不住。真有鐵索攔住了,幾炮轟下來,連著鐵索的船隻都被打沉了,哪裡還攔得住我們的戰船。”
“李團長,你們還真這樣操練過?我剛剛也在想,若是那大周、大唐的水軍,會不會用鐵索來困住我們的戰船呢。”
聽到李進喜說起還有實操,蘇浩也將自己這兩天的擔心說了出來。自接了這個任務後,他就擔心對手會使出書本上記載的戰法來。
“哈哈,蘇總指揮不用擔心,在我們的火炮面前,什麼鐵鏈鎖大江,都是一廂情願的事情,還不如用火功來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