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技術難題(第2/2 頁)
了一層窗戶紙,卻根本沒想著捅破它,直到被旁人捅破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麼簡單啊!
王垚一拍腦門子,彷彿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迅速剪了幾段線,在沙盤上比劃幾次,王垚仰天大笑。
最大的難題破解了,其他的事,還叫事麼?
“山長,還有兩山之間架橋,也是個問題。”王大妹提出了難題。
王惡在一張空白圖紙上寫寫畫畫,一座肋式三鉸拱鋼樑橋的草圖躍然紙上。
1907年3月10日,由法國巴底紐勒工程建築公司的工程師保羅·波登根據應用力學原理設計,並由其公司承建的雲南省紅河屏邊縣五家寨鐵路橋,就是肋式三鉸拱鋼樑橋最好的範例。
當地人稱此橋為人字橋。
橋樑下方的人字拱由兩個等腰三角形桁架拱臂組成。拱臂底部支承于山腰間事先設計制的兩個鑄鋼球形支座上,頂部合龍後聯接於鋼樞上。
構件最大不超過140千克。工程所需的全部鋼鐵構件都在法國預製成,在施工現場組拼鉚合而成,2根吊裝用的長355米、總重5000多千克的鐵鏈,由200名勞工歷時3天用肩抗到工地。
施工從開鑿河岸峭壁兩端隧道口的橋臺開始,在兩端洞口距軌頂面高米的峭壁上,開挖寬44米、高38米、深4米的施工山洞,以安置鉸車及滑車等起重裝置。
之後在隧道下方的設計高度構築鋼筋混凝土的拱座承臺,並在其上安置鑄鋼球型支座。前兩項準備工作完成後,即開始吊裝,最後鋪設橋面及軌道。
這個技術,用於蘇毗的鐵路建造,沒毛病。
“最後的問題,是山石爆破與清理。山高路險,純靠人力清理過慢,恰好王犇接手王大妹的鍋駝機,應該能用上,大妹你回去看看。”
王惡負手而去。
皮拉圖斯鐵路用人扛馬馱的方式,修建了十六年,但願蘇毗鐵路修建時間不會如此漫長。
從蘇毗到松州就有二千四百餘里,難度還極大,遭罪喲。
投資,估計那預算能嚇死人,夠修兩條朝鮮半島鐵路了。
朝廷的金銀流水還是很可觀的,但要攤上這條鐵路,稍稍吃緊。
但是,人力、物力比財力的權重要高啊!
王犇的挖掘機,怕是得抓緊生產,小王莊鐵路技校也得開闢一個挖掘機專業。
嘖嘖,越來越有某翔的感覺了。
當哩個當,挖掘機技術哪家強……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